然而,与其他两位不同的是,卜子夏除了对儒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之外,他最为感兴趣的领域其实是法学。
想当年,卜子夏在章华学宫求学的时候,他在法学院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过了在礼学院的时间。
也正因如此,他深受当时担任法学院院长的弥生的喜爱,尽管弥生对卜子夏青睐有加,但由于卜子夏已经有了自己的师承,无论弥生怎样努力,都无法将他挖到自己的门下。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弥生对卜子夏的偏爱,即使卜子夏不能成为他的弟子,弥生依然对他赞赏有加,视他为可造之材。
“王上,臣以为卜大人所言有理!徐州、扬州两地诸郡皆临近大海,若能激励当地百姓下海捕鱼,必能获得大量鱼肉,如此一来,不仅可节省不少粮食,还能将徐州、扬州等地的粮食优先供应其他缺粮之地,实乃一举两得之良策!”
总理大臣弥生闻听卜子夏之建议,当即表示赞同与支持。
樊须见状,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众人皆支持此议,便也不再出言反对。
楚王熊章凝视着卜子夏,缓声道:“卜卿,此计虽妙,但是想要使沿海百姓愿意下海捕鱼,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人没有大型渔船,仅凭他们手里的那些小舟,肯定难有大作为,想要以此恐怕难以改善缺粮的状况。”
言罢,楚王熊章转头看向樊须,道:“樊卿”
。
樊须闻得楚王召唤,赶忙应道:“臣在”
。
楚王熊章接着说道:“既如此,传寡人旨意,令工部的船舶司,自即日起,开始承接朝廷之外的大型海船订单,凡有想订购海船的人,一律优先建造,所有再造的军舰都改为大型渔船,如此,或可解决沿海百姓无大船下海捕鱼之难题。”
樊须身为分管户部与工部的理政大臣,深知此举意义重大,遂连忙应道:“臣领旨,必当谨遵王上旨意,督令船舶司尽快落实此事。”
“弥卿,”
熊章再次将目光投向总理大臣弥生,缓声道,“对于所有下海捕捞的海船,寡人决定给予他们三年的免税待遇,也就是说,在这三年里,无论他们打捞到什么,所有赚取的利益,朝堂都将免征税。”
弥生闻听此言,赶忙朗声应道:“臣谨遵王上旨意!”
殿内的其他几位大臣对此也心知肚明,他们都清楚,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在鼓励国内的富人们建造船只,投身于下海捕捞的事业之中。
熊章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在此之前,寡人会派遣镇海将军蔡河率领海军的舰船,先行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捕捞行动,以观察其成效如何,这样一来,也可以给那些有意观望的商贾和贵族们树立一个榜样。”
“王上圣明!”
殿内众人齐声高呼。
在这个时代,尽管大海中蕴含着无尽的物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领域。
要想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投身于下海捕捞的行业,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是巨大的利益。
毕竟,自古以来,利益一直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