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召荣耀 > 第685章 悉听尊便(第2页)

第685章 悉听尊便(第2页)

刘耿长舒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略一抱拳,转身便要离开。

然而,还未等他走出门,身后便又传来一声:“慢着。”

刘耿驻足,头也不回:“罗刺史还有吩咐?”

“哼,本将可没有吩咐刘将军的权力。”

罗不辞揶揄了一句,而后说道,“只是想再提醒刘将军一下,冀州腹地被群贼环绕,幽州宇文崇泽、冀南高顺等人尚未剿除,一直牵制着我冀州兵力,眼下冀北南下的三处关隘一毁两失,若项瞻有意扩张,可随时起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恒平、上方、临仓乃至临乡四郡,全部都会暴露在敌军战马之下,想支援都来不及,到时,还希望刘将军能有本事解除危机。”

刘耿微微一怔,眉头立刻拧成一团。他虽数次战败,但好歹也在军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有着最基本的战略眼光。罗不辞所言,他自然也能想到,可他背后那道冰冷的命令,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心中一阵纠结,好几次都想转身说一句:全凭罗刺史作主。但每次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压制住了妥协的冲动。

其身后的刘安同样一脸忐忑,似乎有意劝谏,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刘耿就已经迈步离开,无奈之下,只得对着罗不辞等一众将领抱了抱拳,疾步跟了出去。

二人刚走,堂内便出一连串的谩骂。

当然,明面上骂的是刘耿,暗戳戳却是在泄对那份圣旨的不满,毕竟没有那一道充满矛盾的圣旨,没有那块掌控军队的虎符,刘耿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和资格,敢跟罗不辞叫板。

可圣旨后面又是谁?不言而喻。

罗不辞见几人越言谈无状,马上就要明明白白的谈及朝堂,当即开口制止:“行了,都别说了。”

堂内顿时静了下来,四人齐齐望向罗不辞,郭彝抱拳问道:“将军,难道真的要召回五门关外的兵马?”

白松平也说:“三万黑甲军有防范幽州的重任,若是将之调离,怕是会给宇文崇泽可乘之机。”

罗不辞微微摇头:“既然刘耿已经做了决定,那召回陆靖言就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还是让他继续驻守在临仓郡。”

郭、白二将对视了一眼,郭彝又问:“将军,皇上虽许了刘耿便宜行事之权,可也明确表示归您调遣,您为何不直接下令命其出兵?虽说他与皇家有些沾亲带故,可这违抗军令的罪名同样承担不起,就算闹到朝堂上,也没人能说出什么。”

郭彝就是一个带兵大将,从未进过朝堂,不知朝堂诡谲,能说出这些话,倒也不足为奇。

可罗不辞不一样,早年跟在刘武烈身边,又担任冀州刺史十数年,对于政治上的敏锐程度,丝毫不输于朝堂上那些重臣。

刘耿今日的态度,摆明了是有所依仗,可单凭那一道圣旨,还不足以让其这般强硬,再加上前日处置的那名密令司诏狱使,罗不辞几乎可以肯定,刘耿所为定然是得到授意,但具体详情,他却无法猜到。

是皇帝因他兵败三原关而震怒,不愿再让他轻易动兵?要真是这样,完全可以降下一道旨意,没必要来上这么一出。况且皇帝新传来的那一份圣旨,并未有丝毫苛责之意,那这又是为了什么?

罗不辞百思不解,就像是在看一本兵书,上面最重要的一段话被浓墨所污,让他无法窥其全貌。

郭彝见他不说话,便又轻轻唤了一声:“将军?”

罗不辞当即从沉思中抽离出来,看向郭彝,沉默片刻,吁了口气,没有应他之前问的问题,转而说道:“三原关虽已被毁,但仍是冀北反贼南下的最佳通道,你可领五千精兵在关隘附近依山扎营,做好长期驻守的准备。”

郭彝心中虽疑,但还是抱拳应了声诺。

罗不辞颔,沉吟道:“出兵五门关的计划虽然搁置,但我们却无法控制冀北反贼的行动,秋高气爽,最宜作战,应时时提防,不可懈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