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瞬间闭嘴了,陷入了沉思。
菜肴万贯,碗碟万贯,酒水五万贯,还有烟花万贯,七七八八加起来,花费近十万贯。
不是说李世民拿不出十万贯,可这十万贯等于在掏家底了。
他眼角看了眼长孙皇后,脑中在想内帑还有多少钱。
不想花费这些,就要让李承乾挂那些画,这纯纯不是在打大唐脸面,打他李世民的脸吗?
一个庆功宴都没钱搞,让那些使臣如何看?
李承乾大概明白李世民的想法,叹息一声,像朋友般劝道:“父皇,死要面子活受罪,庆功宴虽然是庆功宴,但是您没想过,庆功宴如果成为了一个交际的场所,让那些使臣看上我们大唐的东西,然后买走,这对大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以大唐为中心,辐射周围邻邦小国,朝廷再增加关税,这样朝廷收入多了,父皇的内帑自然也就充裕了不是吗?”
关税?
听见这两个字,李世民态度有所缓和。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国库缺钱。
长孙皇后知道这个时候李世民不好意思开口,便自己开口问道:“承乾,你详细说说,如何增加税收。”
暖心的举动,得到了李世民认可。
“很简单。”
李承乾看了眼长安城,一挥手道:“大唐有这个世上最繁华的都城,军事也是世上最强的,我们要展的就是经济。光靠农业,百姓是不可能完全富裕,所谓民富国强,而不是国富民强。”
“前隋国够富了吧?可还不是二世而亡?那么说明国富是不对的,大唐该吸取前隋的教训,要让百姓富裕起来,生活好起来,这样国才能够强大。”
“唯一让百姓富裕的办法,那就是开通贸易,大唐有百姓三百万户,人口千万。可这世上,父皇您可知有多少人口吗?”
李承乾的几句话,说的李世民眉头紧锁。
不能说没有道理,而是确实如此。
前隋很强大,同样也是非常的富裕,光从粮仓里弄出来的粮食,解决了武德年间刚开始的好几次大灾大难,同时也保障了他们军队的补给供应。
那么为什么二世而亡?
隋炀帝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或许就像李承乾所说的,民富国强。
百姓日子过好了,还有谁会想着造反呢?
而这世上有多少人口,李世民还真的不知道,缓缓摇了摇头。
李承乾竖起了两根手指道:“这世上的人口出了大唐十余倍,大唐有近两千万人口,与大唐人口相仿的国家不少于三个。”
嘶!
这些李世民还真的不知道,与大唐人口相仿的就有三个,那岂不是会成为大唐的劲敌?
长孙皇后也是捂住了嘴,就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
一直以为大唐就是最强盛的,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跟大唐相仿的国家。
不过很快,长孙皇后回味过来,问道:“承乾,这些你是从何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