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梦璇说完,踮起脚尖,在沈浪唇角深情一吻。
沈浪立马反抱住姜梦璇,给予激烈的回应。
海岸线上,一艘艘铁甲战舰缓缓向南驶离,满载着这次远征的所有回忆和美好……
十五年后,楚国,金陵城。
十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楚国却彻底完成了整个王朝的工业化运作。
农事领域,农田里替代牛马耕地的是拖拉机,收割也有专用收割机,大幅提高了农民耕种的效率。
而在几个大城市内,平民出行的工具也都变成了公共电车,科技司在宣盛八年明燃机后,立刻投入各领域,民间的汽车行业勃然绽放全新的生机。
只是私家汽车的成本还是很昂贵,平均一台价格在八千银元左右,一般的家庭消耗不起,即便现在的汽车价格已经跌到了35oo银元,也不是平民可以使用的,还需要时间沉淀。
不过,百姓也不会羡慕这些,毕竟他们出行也有公共电车和自行车可以选择,甚至稍微奢侈点的还可以叫出租车,一样可以抵达相应的地点。
如今的楚国城池,再也看不到黄土路,即便是通往乡间的官道,也都是宽敞的水泥地。
只是城内的建筑依然保持着类似汉家的传统风格,虽然有高楼大厦,但依然是楚国风格占据绝对上风,不过也会在原来基础上将房宅建造的更加精美。
军工领域,坦克的问世,彻彻底底取代了骑兵在战场的主导作用,另外宣盛十八年,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楚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空军。
此时的楚国,百姓富足,影响力广阔,生产力的提升,让整个社会洋溢在一片朝气蓬勃的狂热之中。
随着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原本只属于贵族世家垄断的诗社文艺,也在民间普及开来,并创新出了独特市井文化。
一时间,批判当今楚国时政,以及世界格局变化的报纸书刊,在民间十分流行。
楚国的义务教育成果,就是让民间更多的国民能读书写字,至少看的懂上面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当然前提还是必须要忠君爱国。
至于海外各殖民地,这些年展,也都彻底心向楚国。
对于南洋殖民地的真心归附,内阁于宣盛十三年便主动提高了殖民地底薪,更是获得一片赞扬。
至于西方,齐国因为在当地现大量优质铜铁储备后,女帝直接代表内阁和女王田莹签署了未来百年的开采办厂协议,并以每年基础三百万银元的价格垄断了齐国开采行,并愿意提供基建建设。
自此,原本穷的叮当响的五十万齐国国民如今躺着都身家过万,就连大部分楚国百姓都开不起的私家车,在齐国几乎已经完全普及了,成为第一个西方福利大国。
至于其他西方国度,随着跟楚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频繁,也都赚的盆满钵满了。
而且,由于从楚国引进了大量枪炮,革新了自身军制,他们国内的武宗势力遭受前所未有打压。
属于武者主导世界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现在的武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自从当年楚军一战击败武昭国后,武昭国在西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不少番邦也在这一战中看到了武昭国虚弱不堪一击的一面,也都开始纷纷脱离朝贡体系。
但李弘之后的新君李琰,却已经顾不得去处理这些外交事务了。
他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命章桂剿灭白莲社起义。
在章桂的号召下,原本废弃的驻军官兵倒也是重新焕了活力,打的白莲社是节节败退。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章桂就在主攻白莲社总舵的途中病逝,直接导致白莲社主要骨干突围,继续于武昭各地召集信徒,规模反而比之前更加浩大。
同一年,西北边患为傅恒所部两千多名武营精骑平息。
事实证明,武昭国面对楚国是毫无反击能力,但他残存几千精锐在面对周遭小国时,依然不是他们能随便抗衡的。
西北边患平息,傅恒又收到李琰命令,前去剿灭白莲社。
不想,傅恒从西北归来后就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也去世了。
李琰便让娄师德指挥精锐南下,并且面对声势愈浩大的白莲社起义,地方驻军又不堪一击情况下,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团练。
由各地乡绅出钱招募乡勇交由本地官府操练,然后围剿白莲社,所缴获领土钱粮由各地乡绅出钱多少分配。
团练政令一出,白莲社很快就被平定。
这场声势浩大的白莲社起义,在耗费了武昭国近上亿两白银的代价后,总算平定了。
只是,对于在海西地区活跃的民间社团,武昭国却不敢冒然采取动作,生怕惹怒了楚国,再度招来耻辱。
十年后,武昭国偿还完债务后,如约从楚国手里取回了盐税管理权,并得到了一套高效的行政运营系统,只可惜这套运行系统不到两年时间就因为李琰的驾崩而废除。
而李琰死后,以海西为中心,各地民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南方壮大起来。
新君李旻想要调集关外马队镇压,然后他就现一件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