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云寒走到池黎面前时,池黎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主上大人’?”
江云寒的耳根瞬间发烫,他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将手中的寒阙缓缓放回池黎腰间的剑鞘中。
这个动作他做得格外仔细,似乎生怕会伤到池黎。
“……说来话长。”
江云寒轻声说道,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仿佛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池黎嘴角的笑容更浓了,他向前迈了一步,与江云寒的距离更近了一些。
他伸出手,轻轻地拂去江云寒肩头那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温柔地说:“我有的是时间听故事,特别是关于我家云寒‘以前’是什么样的。”
江云寒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恰好与池黎相对。
他凝视着池黎那含笑的眼眸,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那目光中并没有他所预料到的厌恶或者畏惧,反而透露出一种一如既往的温和,甚至还夹杂着些许好奇。
这让江云寒心头的紧张稍稍放松了一些,但紧接着,他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池黎此刻不介意,并不意味着当他知晓了自己的全部过去后,还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
“先离开这里吧。”
江云寒迅速地移开了视线,不敢再与池黎对视,他的声音略微低沉,“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
说完,江云寒便转身迈步,率先朝着寺庙外走去。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仿佛想要尽快逃离这个让他感到有些局促的地方。
池黎静静地看着江云寒的背影,只见他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僵硬和不自然。
这时,池黎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周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时候开始在乎起这些凡人的性命了?”
想到这里,池黎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原来,江云寒也会为了不被他讨厌而“伪装”
出善良的一面啊。
这个意外的发现,对于池黎来说,比任何秘密都更能让他的心情愉悦起来。
在解决了金线娘娘之后,系统997又当上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搬运尸体。
池黎则和江云寒继续剧情的主线任务,开始游历山川河流,寻浩然正气,传修行一道。
三载春秋,不过弹指。
京城朱雀大街上,池黎撑着一把青竹伞,伞面上墨绘的山水随着他的步伐微微晃动,仿佛真有一川烟雨被笼在这方寸之间。身旁的江云寒依旧一袭素袍,只是腰间多了块温润白玉,上面隐约可见云纹鹤影。
“李尚书家出了个神童?”
池黎收起伞,在茶楼窗前坐下,“算算年纪,该不会是。。。”
茶香氤氲中,邻桌几个书生正热烈讨论着什么。池黎耳尖微动,捕捉到了"十岁太子伴读过目不忘"等字眼。
皇城依旧金碧辉煌,只是守卫见到他们手中的请柬,立刻恭敬行礼。
穿过重重宫门,领路的太监忽然停在一座精巧的亭子前:“二位大人稍候,太子殿下正在里面听课。”
亭中传来琅琅读书声,一个清亮的童声正在背诵《论语》。
池黎探头望去,只见十岁的李玉一袭月白儒衫,正对着个更小的锦衣男孩讲解经义。
那男孩头戴小金冠,想必就是当今太子。
“。。。故君子和而不同。”
李玉念完最后一句,抬头正好看见亭外的两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池先生!江先生!”
小太子顺着他的目光转头,好奇地打量着两位不速之客。
李玉激动地拉着太子的手:“殿下,这就是我常跟您说的那两位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