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从o年开始,便扎根国内,前年,他们刚刚凭借《血战太平洋》的特效制作赢下了艾美奖。
算是国内比较顶尖的特效公司。
放眼亚洲,都不算差,但距离国际一线水平,那还有一点差距。
这差距不是体现在硬件,而是软件。
国内相关的储备人才太少,跟高校合作的科研课题、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片刻后,李杰站到投影幕前,目光环视一圈,而后清了清嗓子。
“各位老师,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开了一个碰头会。”
“接下来,我会介绍一下项目的近况,以及要求。”
说着,李杰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台巨大的,充满工业美感的行星动机。
“这是我设计的行星动机概念图。”
“开拍之前,需要在棚内搭建一座一比一的原型。”
旋即,李杰开始放出各种剖面图、设计稿、以及一系列的参数。
听着他的讲解,执行导演郭凡忍不住暗自嘀咕。
这设计的也太详细了吧?
感觉跟真的一样。
如果李杰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只会微微一笑。
真?
能不真吗?
他可是在《流浪地球》世界里生活过的,如果他真放开膀子,别说概念图。
就是正儿八经的造一台出来都行。
但。
造出这玩意的工业前置太多,单单材料学就能把人折磨的欲仙欲死。
没那个必要。
李杰始终记得自己的人设。
他只是一个导演。
顶多是技能比较多,想象力比较丰富,执行力比较强,精力比较旺盛的那种导演。
模归模,还在地球人的框架之内。
稍后。
地下城、工程机、机器人、外骨骼、空间站等等设计图,一一放出。
经历过《空间折叠》、《申海堡垒》、《》的洗礼,现在的人,哪怕是第一次跟李杰合作,也知道他的性格。
究极细节狂魔!
任何一项细节,包括服装材质,那都有严格的限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跟这样的导演合作,省心归省心,却也折磨。
毕竟。
要求太严苛。
但一想到《流浪地球》的投资,以及‘吴导’之前的战绩,甭管资历多老,那都得乖乖听话。
然而。
那些第一次合作的人,还是低估了李杰的精力旺盛程度。
这场会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了凌晨两点。
屁股都快坐麻了。
不过,影视行业是加班的重灾区。
谁没熬过几个大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