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韩信提前通知两间食肆后,章老丈或是韩林特意吩咐了什么,眼下他们一路走来,碰到的乡民、雇工皆是默不作声地见礼,然后远远退开,或是继续干自己手头上的事,没有莽撞过来打扰的。
稚唯暗自松了口气,真怕哪位长辈不放心过来多问一句,或者好心想要替她招待贵客……她糊弄长辈倒是好糊弄,但言语一多,怕是会让身边两位听出端倪,明悟她已心知肚明长者是谁。
那她再面对二人,就不能继续用这还算轻松自在的态度,不然就是存心怠慢、心存不敬。
稚唯觉得她在这短短时间内,大脑运转都快要超负荷了,然而表面上,语速还能控制着不疾不徐,领着长者和蒙恬站在后院相对清静的地方,给旁观后厨的他们做讲解。
这所谓拼餐活动形式,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包饺子。
“活动开放后,有意向的几家可以合用一个灶台,各家分别提供麦面,以及菜、蛋、肉等食材,一起包成角子,下锅煮熟后再一起分食。”
如今的角子就是饺子的原型,不过稚唯的灵感是来源于医圣张仲景制作“娇耳”
助百姓防寒的举措。
“共用一个灶台的几家就算为一个整体,具体怎么分配,要用哪些食材,角子什么馅……这些都由他们自己决定,食肆只给他们提供场地、葱姜、柴薪。”
稚唯想了想,补充道:“若是觉得厨艺不精,怕角子被煮烂,食肆里有擅长下厨的妇媪可以帮忙。哦对,除了煮,还可以选择蒸熟,或者交两个钱,做成煎饺也行。”
秦王政和蒙恬自认见多识,但这种闻所未闻的做法还真是让他们开眼了。
蒙恬最先发问:“他们彼此之间真的能做到共享吗?”
“将军是想说,如此做法会有分配不均的问题吧。”
稚唯忍不住笑笑。
确实,所有食材都已经混成一团,这里又没有精准到毫克的称,大家要怎么计较角子分多分少?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最开始想到了,还设
()置了若是争执、吵架影响到其他人(),食肆有权将他们请赶出去的前提条件。
稚唯顿了一下?[((),略略收敛笑容,微带复杂道,“然而事实上,这个活动从半旬前第一次开始,至今为止,若说是小的口角,那是有的,但还未有出现过很严重的分歧现象。”
许是能组团来的人家本身就是关系好的,许是怕吵起来食肆把他们赶出去,许是别的什么原因。
稚唯和食肆的其他人都没有仔细深究。
天已经冷了。
但可以选择相信人的感情是热的嘛。
秦王政快速计算着“拼餐活动”
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背在身后的手转着拇指上的玉韘,思索问道:“人多吗?”
“还挺多的。”
已经说开头后,见长者和蒙恬都在认真倾听,没有不耐烦,稚唯便多说了一些。
“长者应该能看得出来,这拼餐活动的目标对象并不是那些存粮不丰,更缺乏肉食和菜的黔首们,也不是食物充足的黔首。
会来参加活动的,更多是那些家里有点存粮、有点不太新鲜的菜、有两个蛋……这些人家仅靠自家的存储食物,全家都吃不饱,但只要被帮助一下,就能吃顿好的。”
可对这些家庭而言,食物是珍贵的,每一天吃的每一口都要认真估量,他们不求吃饱,只求全家人维持在生命线以上,按照常理来讲,他们哪里会舍得拿出食物跟别人拼餐呢?
“是啊,”
蒙恬下意识附和道,“不应该啊!”
稚唯委婉解释道:“这里没有称,其实没法计较各家真正付出的占比多少,分得的角子是不是真的配比他们的付出。”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黔首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占便宜。
但只要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占到便宜了,那就很开心。
“再者,”
稚唯斟酌着措辞,道,“能真真切切吃上一顿饱饭,对于要度过整个冬天的黔首们来说,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希冀。”
吃得饱饱的,就有力气抗争寒风;
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回想一下这最近一顿饱饭是什么感觉,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可以等到第二顿饱饭;
当太阳像个只会发光的冰球一样,不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时候,就自我安慰,如果能活到春天,就奖励自己一顿饱饭。
……
不论是为什么理由,食物吃进自己肚子里的感觉,总比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擦亮的火柴要真实一些?
不过稚唯说得也很直白:“这都是阿唯近期的感悟,一开始没考虑这么多,只是突然想到这么个点子,便就这么做了。”
秦王政沉默,看着后厨无一空闲的灶台,以及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包角子的黔首们,知道起码在“人多”
方面,小女子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