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笔趣阁 > 第 113 章 谈冀县叛乱(第2页)

第 113 章 谈冀县叛乱(第2页)

稚唯并非因此感到不悦或是郁闷,而是从大家的态度中窥到了一丝别样的意思。

就好像,君臣们的“没提”

不是因为什么军事机密,而是……

此事压根不值一提。

对的。

回忆这些天大秦君臣的神态后,稚唯再次确信,朝中对冀县叛乱根本没放在心上,估计此刻动乱都已经平息了也说不定。

毕竟连她这个不通军事的人都能看出来,动叛乱的是个蠢人,精于谋略的大秦君臣怎么会看不出来?

他们显然要关注的是叛乱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比如,在严格的官印更替程序下,旧官印如何还能被窃?

动叛乱之人是否是受到别的人指使?

冯劫虽然刚刚对她坦言说:“(这)不是什么值得隐瞒的事,估计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但想必过几天她和其他不明所以的官吏、宫人听到的,只会是“冀县叛乱,已被平息”

的一个轻飘飘的结果吧?

稚唯:“……”

这很难评。

稚唯心道,以她的性格,若是不从御史大夫这里明确得知冀县就在陇西郡,且此事涉及官印更替,她有可能在听闻“冀县叛乱平息”

的消息后,只会感叹几句“秦朝现在就有出乱子的迹象了吗”

“果然基层吏治存在问题”

“此时的秦卒还很强悍”

等等,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没办法。

没有具体范围的划分,稚唯根本不知道“冀县”

是哪个“冀县”

,秦语和后世语言音又不一样。

稚唯会记得“陇西郡冀县”

,是因为她隐约知道当地民间有“华夏第一县”

的说法,而且还与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秦国国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秦武公,春秋时期秦国第五任国君,死时开秦国活人殉葬制度之风,陪葬达六十六人之多;传位于自己的弟弟,打破了周礼嫡长子继承制度。

稚唯:好家伙,这下子想对他印象不深都不行吧!

不提秦武公的私德品行,只说他作为君主的功绩的话。

秦武公在位时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来管理。*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位于冀地的西戎部

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同时是中华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

冀县的重要性还因为它位于天水至礼县的交通要道上,是古时秦人北上东进的重要战略要地。

虽然对现在已然统一天下的秦朝来说,冀县的战略意义没有那么大了,可到底是为秦人“做过贡献”

而此刻秦始皇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北巡,很大一部分缘由就是在为后期攻打匈奴做准备:视察陇西、北地二郡的边防军务;敲打、稳定那些已经归附大秦的游牧民族。

——然后,目前仍然居住着不少戎族的冀县就生了叛乱。

要说这些事之间存在必定的关联,似乎未免有些牵强;

但要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纯粹是巧合,稚唯认为朝廷里那些心眼子多如筛的老狐狸和政治怪物绝对不相信。

如果稚唯不知道“冀县”

是“陇西县冀县”

,她未必会现这背后的暗流涌动。

可当她回忆、捋清有关于冀县的种种细节后,稚唯觉得这事……真的很难评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