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百姓闻言也好像凑热闹一般纷纷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周喻拍了拍老人的手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抬头看向了周围。
原本喧嚣的欢呼再次平息,所有人的目光好像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周喻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朕此番南巡,并非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解江南的民生疾苦,体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周喻的声音:“朕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听到真话看到实情,而不是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若是任何人身怀冤屈都可敲响衙门的大鼓,朕和内阁的大臣们都一定会追究到底。”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顿时噤若寒蝉,百姓们则欢呼雀跃再次高呼起了吾皇万岁。
直到这个时候周喻才重新看向眼前的老人:“大明的重新崛起并非朕一人之功便能做到,也得靠忠臣良将辅助朝廷上下一心才行,而这也得多亏大人这样的人辛辛苦苦为我大明培养人才无数,才有得今日的更上一层楼。”
“毛贵,赐先生笔墨纸砚一套,从衙门今后派人好好照顾。”
毛贵看了一眼还很激动的老头:“是,皇上。”
安排人带着老头子离开,周喻也不得不佩服这把年纪的老人家演技的确好。
接下来周喻就没有再步行而是坐上轿辇继续前进,这一路也并非直接前往皇宫,而是还得要转上一圈好好看看这里的情况。
秦淮河上游船漂荡,这秦淮河也是南京的繁华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聚集之所,要不是实在不合适周喻都准备亲自去画舫上坐坐看看,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传世佳作,又有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周喻有点好奇也可以理解。
街道两边一路上商铺林立,货物云集,商业氛围远要比京城更盛,作为陪都有着仅次于京师的地位但却又没有京师的沉重和约束。
直到时辰差不多了周喻一行人才开始去往南京城里的皇宫。
当晚宫中便是大摆宴席,席间一场宏大的表演倒是看得周喻不时点头,脸上带着笑意的模样给人一种他非常满意的感觉。
一出特意安排的霓裳羽衣曲竟然是集结了整个秦淮河三十六家名楼的花魁艺伎,历时三月排演而成。
七十二名身着彩衣的舞姬翩然而至,她们个个身姿曼妙舞步轻盈如燕。
最引人注目的是领舞的十二位花魁,每人手中执一柄描金团扇,扇面上还分别绣着金陵十二种不同的景色。
景不诱人但这十二个花魁倒是各具风情,舞动时纱衣滑落香肩却又在将露未露时优雅挽起,眼波流转看似清冷却又极具诱惑,薄纱下曼妙曲线尽显修长玉腿若隐若现。
周喻微微笑着远远欣赏,欣赏的不止是眼前舞姬们的歌舞声乐,同样也将下方官员们的表情扫入眼中。
“毛贵。”
“小的在。”
“查。”
“小的明白。”
周喻沉吟一声,笑容不改的继续道:“传出去,就说朕很满意今晚的表演,当与民同乐,明日便在河畔边上再给全城之人再表演一次。”
查什么毛贵显然是明白的,查今天的这出戏到底是谁的安排,这显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为什么要让这些舞姬明日再表演一次毛贵也是明白的。
和周喻一样,毛贵脸上也是笑呵呵的但眼睛却是如同毒蛇一样扫过这陪都官员们所在的位置。
这些人简直胆大,不管是出于何种却都是犯了忌讳,如果查下来今日之事真是民间为迎皇上而精心准备那自然是相安无事,但若是有人想借着这次的机会想要做点什么那就一定是个人头落地的结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