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拖到初一例银的!”
老太太的头,更疼了。
光是谢府,放出去的银子就有上千两。
再加上外面的那些掌柜的分红,这散出去的银子,大约就得有上万两。
而这账面上的银子,才不过百两。
这中间差这么多的银子,要她如何去补!
老太太想过谢家公中的银子支出多,但没想到会支出这么多。
“那这采买的银子?”
安嬷嬷擦了擦头上的汗:
“还是和从前一样吗?”
老太太揉了揉额角,“又要买什么?”
安嬷嬷恭顺地回道:“要买上巳节用的东西,还有一些厨房的吃食。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四季衣裳、针线都需要……”
她说的老太太头更疼,心里更烦躁了:
“这事,你看着办吧。”
“是。”
安嬷嬷小心地捡起了落在地上的账本,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连嬷嬷。”
她走到门口,刚好碰到了带着姑娘们进来的连嬷嬷。
她朝着姑娘们行礼,又和连嬷嬷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安姐姐。”
“这是又要出去了?”
“是啊。听说,上陵城来了几匹时下最流行的料子,老太太吩咐我去看看。”
“那我就不拦着安姐姐了。等你有空了,我去厨房让她们准备点你喜欢的下酒菜。咱们姐俩儿,到时候好好喝几杯。”
“那敢情好了。”
安嬷嬷同连嬷嬷寒暄了几句话,便快步离开了福安堂。
走在最后面的六姑娘,深深地看了安嬷嬷一眼,便快步进了内室。
老太太心里烦,只是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便打着他们离开了。
“老太太,您心里在怎么有气,也该让六姑娘给您看看的。”
连嬷嬷皱着眉,心中满是担忧:
“您这身体才刚刚好,莫要生气上火,好好养着才是。”
“我也想养,”
老太太接过了连嬷嬷递过来的茶,“可你看看,这些人都和我说了什么?一个个的,一张嘴全都要银子!银子,银子,我去哪里给她们找银子!”
老太太气的说话都不利索了。
连嬷嬷忙上前安抚着:“这银子也不是您生气就能有的。这偌大的谢府,衣食住行,确实都是需要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