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这是顺带的事(一更)
芽是需要时间的,朱元璋很清楚。
至于催芽布置,小本本上都写明了细节,无论是农学院的人还是户部的人,都会尽职尽责将这些做好,有专人盯着核验,出不了问题。赶在元宵节当天跑到这格物学院里来,想来还有其他事。
毕竟老朱准了假,假期里没道理拉出去干活。
至于农学院有温室,百姓没温室如何催芽,这都不是事,温室只是为了缩短催芽时间,百姓家晚那么几天种并不影响收成……
朱元璋背过双手,沿着架子朝着门口走去:“认亲了?”
顾正臣垂手在侧跟着,语气里颇有几分埋怨:“有些不情愿,但人家都到家门口了,总不能闭门不见,家母又是个心软的,只好认了。”
朱元璋鼻子里出了哼声:“顾老夫人心软,你不心软?洪洞顾家还经不起你一根手指,可你对他们动过手吗?说起来,你小子还是重亲情,要不然谁能让你低头?”
顾正臣平静地说:“臣是官,是侯,他们是民。为官不能伤民,为侯更不能霸凌百姓。臣心中有怨,可无论哪一种身份,都不方便对他们下手。再者,人总是需要认祖归宗,我想——父亲也这样期待过。”
出了温室棚,多了些许冷意。
朱元璋抬头看着并不刺眼的太阳,抬手抓了一把阳光:“认祖归宗,那可是要去山西的啊,想好什么时候去了吗?”
顾正臣看到唐大帆在远处招手,微微点了点头,轻声回道:“等土豆有了收成之后吧。”
朱元璋手握了起来:“太子去山西的事,你知道了吧?”
顾正臣皱眉:“陛下说的是走私出关,刺探情报的事,还是移民的事?”
朱元璋甩动袖子,脚步也大了些:“你认为哪件事更大?”
顾正臣紧跟在朱元璋身后,思索着朱元璋问话的目的,有些拿不准地回道:“陛下,一件事对外,意在荡平元廷,控制草原。一件事对内,意在垦荒增产,平衡人口。孰轻孰重,臣不太好论说。”
朱元璋走至亭子里,坐了下来:“孰轻孰重不好说,那孰急孰缓,你总好说吧?”
顾正臣看着剥金橘的朱元璋:“草原之事急不得也急不来,这本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倒是移民之事,确实需要抓紧办,越早办,对朝廷来说越有利。”
朱元璋将尝了尝金橘的味道,点了下头:“是啊,移民不宜迟,能移出大量百姓的地方,也就只有山西最为合适。太子认为,山东、河南、北平等地荒芜田地甚多,纵是填进去二十万户,百万人,也只能勉强足够了,你如何看?”
顾正臣对朱标的分析是认可的,前些年去辽东走的陆路,经过河南、山东、北平附近,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样子,上一次去山东种海带,又追了白莲教大半个山东,所见也就那样,除了大城外,村落人口都很少,就是一些县城,也不过一千来户。
人少,耕地田亩的数量自然跟不上,只靠自然繁衍,一家家开枝散叶,想要恢复人气,下县变中县,中县变上县,那估计需要五六代人的时间。
这个时间,大明耗不起。顾正臣伸手也拿了个金桔,有指甲划开:“臣对山西状况不甚了解,但也知那里人口众多,抽出百万人,对山西布政使司、各府州县来说确实很难,但从全局与长远来说,这事还是需要做。”
朱元璋看着顾正臣,意味深长地说:“一场牵涉百万人口的大规模移民,可比深入沙漠北伐难多了,最难的还是这事不好办,镇不住场面,推行不下去,还有其中牵连到无数百姓,民怨如何平息。”
“迁移之后又是如何安置,安置之后又如何做到分地公允,其中事多如牛毛。要做好这一件事,需要联动山西、山东、河南、北平等地,没有威望,智慧,手段,要办好这事太难了。”
顾正臣连连点头,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所以啊,朕需要有个人去一趟山西,专门抓一抓这件事。”
顾正臣咀嚼金桔的动作越来越慢,脸有些苦了起来:“这个人,总不能是微臣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带着几分得意之色:“为何不能?你不是要去山西认祖归宗,顺带将这事办了,不挺好的。大不了,朕给你们老顾家题个字,光耀下门楣……”
顾正臣手中的金桔滚落下去:“陛下,咱不带这样的啊,这就是一个既得罪当地官员,又得罪当地百姓,劳心劳力不得好的事,一个不慎,还可能落下不少罪名。”
朱元璋抓着胡须,威严地说:“你的罪名还少吗?官员已经罗织了你二十宗罪了,罪罪当诛。不说勾结勋贵,攀附东宫,欺君罔上,就连你阅看白莲教反书,府内藏匿火器的事都写进去了。”
“可朕不一样没动你,所以啊,别怕出事,出了事朕给你担着。就这么决定了,土豆收上来之后,朝廷封赏完水师,你就赶紧去山西认祖归宗……”
顾正臣无语至极。
那二十宗罪,哪个经得起推敲,说我嫁给妹妹有野心,你别忘记了,是你老朱赐婚的!
说我翻阅反书,那可是查案需要啊,我总需要看看那东西里有没有线索啊。
还有,我一个水师总兵,远火局掌印,家里留了两杆火铳,还是老式的,那可是报备过的,用来儿子训练用的,你孙子朱雄英也用过啊,这也算私藏军火了不成?
这些罪都不是事,可一旦去了山西,那冒出的罪名,可就是真正的罪名了。
到时候,都能逼得人跳到壶口瀑布里去……
朱元璋看着苦着脸不说话的顾正臣,站起身来,严肃地说:“这件事朕想了很久了,有威望的没手段,有手段的没智慧,有智慧的没威望。用他们,这事也能办成。”
“只不过那样一来,山西移民将是一场血泪史。沿途会有不少人死,会有不少人残,也会有不少人移出去了反而变得更加困顿!你身上流淌着洪洞人的血,总不忍心让这些人流了泪还流血吧?”
“顾小子,办成事与办好事是两码事。移民必须进行,你希望朕只求办成此事,还是希望朕——选好一个人,去办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