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这五千多人,让庆修、薛仁贵或是侯君集随意一人带上,灭一国不算什么难事。
“我看城中有不少新引进来的沟渠,可以铺设一些水车,抬高生产力。”
庆修想到刚才看到城池外面那么多条蜿蜒的河流,提醒道。
薛仁贵听了这话猛然醒悟,“老大,你不说我还真要忘了,水车工程前段时间我安排程将军推进筹备,也不知道现在准备的情况如何……”
话音未落,外面忽然有人来通报,说侯君集求见。
薛仁贵早就知道了侯君集重返西域的事情,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只看庆修的想法。
薛仁贵的视线投向庆修,后者微微一顿,随后便示意允许侯君集进来。
“见过庆国公,薛将军!”
此刻侯君集看到薛仁贵,已经没有之前那种把二人放在同等地位,甚至是高过他一头的想法。
薛仁贵倒也是不记仇,微微一点头便让在一侧。
他知道侯君集此行是来找庆修的,他也不必多插话。
“有什么事情只管说,侯将军。”
庆修示意。
“不敢!”
侯君集赶紧把手中的册子双手奉上,“请庆国公亲自过目,后方精绝国生叛乱了!”
听闻此言,薛仁贵当场面色一变,赶紧追问:“怎么回事?”
精绝国的事情,薛仁贵也知晓不少,他知道此地是连接吐蕃的交通要道。
如果此地生叛乱,就意味着他们直接被切断了从西域进入吐蕃的道路。
想要抵达吐蕃极为不便。
甚至庆修还比他想到了更严重的一步,如果有敌军要从西域出进攻吐蕃,直接能穿插到其腹地,那对他们在吐蕃的统治绝对是一大影响。
“为何叛乱?”
侯君集赶紧把手中的公文递上,请庆修过目。
原来,当初侯君集借道精绝国,将其打的一塌糊涂并且投降后,其国内仍然有不少人不服唐军。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精绝国之前对国内仇恨式宣传的产物,让他们对唐朝人有根深蒂固的仇恨。
战败之后这些人便想方设法把唐军从本土驱逐出去,但精绝国王生怕不慎惹怒了唐军,想方设法将这些人镇压下去。
如此一来,他算是整出了大麻烦!
这些狂热的精绝国人甚至开始各处骚乱,声称必须要把唐朝人从本土驱逐出去,还几次想要组织军队一同对抗唐军。
他们闹得越凶,倒是让宫廷里的一些亲王看到了机会。
如今全国上下都和国王离心离德,一名亲王趁此机会勾结地方,还顺势把军队的掌控权夺在手里,竟然逼的国王不得不出逃!
那原先的精绝国王一路奔命逃跑,新接任兵权的亲王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新国王。
从始至终,唐军并没有干涉精绝国的内政,对于这位新登基的新王自然也没有过多为难。
只要他继续为唐朝效力,俯称臣,唐军自然也不会换掉他。
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位亲王根本管束不住他争取到了这些兵权和民心!
他口口声声说要把唐军从本土驱逐出去,那只不过是为了夺取兵权的说辞。
如今真的大权在手,他为了自己的王位能够坐稳自然也不可能和唐军为敌。
但是如今坐到了这个位置,他必须得把之前承诺的全部兑现,否则这个位置他绝对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