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治国的策略,就像是打仗一样,不能直来直去,那是有勇无谋。
“在场的大臣可要听清楚了,从今以后,你们的一言一行,可都代表着你们的年底奖励考核,如果本王不满意,你们不光拿不到奖励银子,还要被扣掉原本的俸禄,如果不想全家老小的去喝西北风,最好都是看我的眼色行事。”
之前大臣还不明白为什么一向抠门的朱林会如此的大方,居然还会想出年底这按照政绩奖励银钱的事情来缓解大明官员俸禄低下的窘境。
现在才知道这果然是包藏祸心,他居然想用俸禄的奖励或惩罚来要挟百官,不要给他找麻烦,要顺从他的意思,这不明摆的是威胁吗?
好家伙,这还是当着皇帝和太子的面。
银子是由税部的,由税部审核的,税部却在朱林的掌控之下,如果再有官员敢弹劾朱林,朱林只要随便找点茬,就能让那官员一年喝西北风,大明朝是禁止贪污的,你除了顺从,要不然就去上街乞讨吧。
“皇上,这样的政策很好,但是一人掌控难免有徇私舞弊,不如让吏部来掌控官员政绩的考核。再说了,官员升迁考核原本便是吏部的职权啊。”
吏部尚书陈修急忙说。
他害怕朱林直接架空自己的权力。
说白了,老朱家这是想养狗,洪武皇帝希望朝廷中的大臣像狗一样的听他的话。
“现在我说要继续打北伐战争,但是为了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因而短暂的进行谈判,谁赞成?谁反对?”
朱林再次开口。
“我…”
有一个大臣还想要站出来反驳,一想到自己一年的俸禄都捏在别人的手中,当即又将剩下的弹劾和反对的意见咽回了肚子之中。
看到这些官员哑口无言的时候,朱元璋坐在上面都快要笑出来了,他一直不信任这些官员认为如何苛待这些官员都不过分。
退朝之后,朱林和朱标受到朱元璋的召见来到了华盖殿。
“老五,你这一招真的是妙啊,利用官员的考核机制,直接让那些喜欢找茬,喜欢风闻奏事的言官和翰林院学士全部闭嘴。”
“可是我觉得这样会让人人心惶惶,如果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俸禄不说真话,这对于朝廷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朱标很是担忧
“你这种行为和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如果官员提出的建议有利于大明的展,或有利于百姓税部自然会认真的审核,他们说话的时候自然会斟酌。”
“政绩越多,奖励就会越高,但是如果胡乱的指责内耗,那便会受到惩罚。”
“我给了他们两条路,要么便是为大明办事拿更高的俸禄,要么便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受到惩罚,又不是说只要弹劾我的都会被罚俸,趋利避害,他们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说了,谁会和钱过不去,摆明了就是要经济控制的手段来让他们闭嘴,这不过是合理行贿罢了。”
“如果官员确实不在内耗,有益于朝廷那这额外的钱到底该从哪里挤?”
朱元璋问。
“当然是从国库出了,再说了,自从大明税务稽查局成立以来,各地财源广进,几乎汇聚到中央这些的钱,并不是全存入到国库之中,因为内账和外账。”
“内账是给我们自己看的,有一部分钱是直接存入到您的内帑之中,中间的各个官员都会受到额外的奖励,外账是给国库的。”
“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你们居然敢中饱私囊。”
朱元璋当即有些生气。
“大哥都知道,我和大哥都是受益者,再说了,每年上百万两的雪花银存入内帑,你想盖宫殿就盖宫殿,你想修楼阁就修楼阁,百官都管不了。”
“您的小金库,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国库的钱我们不能动,但自己的钱想咋花就咋花。”
“可是你说的税部的人都会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