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写。”
“哎。”
“本府令,由于今日庐州地界蝗灾泛滥,本刺史心如刀绞。特令各郡、各县衙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务使一人饿死,一家破碎,宣和二十年,庐州府。”
“本府令,为了尽快抗击蝗灾,减少本州人民的苦难。自今日起,减免庐州府一切苛捐杂税,三年内不许加税。宣和二十年,庐州府。”
庐州刺史刘正彦尽管心里极度的不情愿,但他不敢不写。林惜虽然对刘正彦的为人不以为然,对他的字却很认可。
“大侠,这都是按你所说的写的,你看还满意吗?”
“嗯,字不错。”
“多谢夸赞。”
“你少得意了,字虽不错,可你的人品却不怎么样。行了,赶紧盖上大戳吧。”
“哎。”
庐州刺史刘正彦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大印,他心里一个万个痛,可嘴巴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让刘正彦感到害怕的不是林惜背上那柄冰冷而雪亮的戒刀,恰恰是他那英俊、冷漠而深邃的目光。
终于,刘正彦一狠心就盖下了大印,但林惜还是没有高兴的样子。他拿着已经盖上血红大印的公文,心里有了一个可行实施的方案。
“刘大人,公文既然都已经写好了,也盖了大戳了,那就让人把公文下去吧。”
“这个……”
“怎么?有问题吗?”
“没……没有……”
“那好,那就请进来吧。”
“哎……来人。”
门口的侍卫听到刘正彦在叫唤,赶紧推门进去。当他看到房子里还站着一个年轻人,当时就是一愣,不知道究竟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您叫我吗?”
“啊,是这样的,这位……这位公子有事要你去办。”
“公子,你找我?”
“哦,你来的正好,刘大人已经下了两份公文,你现在就颁布下去。”
“现在?”
侍卫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刘正彦,虽然他知道刘大人的脾气古怪,但让人半夜就颁布政令,那还是头一回。刘正彦可不这么认为,他知道,林惜在这里逗留一刻,他的生命就多一份威胁。所以,他赶紧对侍卫说道:
“快,快去啊,这正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