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逐渐泛青,常平宁已经出现在院子里,等着跟婆母一起出门捡扇贝。
扇贝不像海胆那么好捡,而且扇贝的价格一直很高,不仅仙客来会高价收,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卖到高价。因此常平宁和叶秀英两人最近捡到的扇贝数量少,卖得钱也没有之前捡海胆时候卖得那么多。
在去海滩的路上,叶秀英像是犹豫了很久,才问出来。
“宁丫头,昨天你说的跟人去做生意,还差多少钱?”
常平宁看着婆母眼下的青灰色,知道婆母昨晚肯定没睡好,急忙解释说:“娘,不用担心。我和伯默手上还有点钱,支个小一点的摊子应该够用。而且我和柳小姐她们还没有谈妥该投多少钱呢,昨天听她们的意思,也不打算多投钱进去……”
“唉,总有些基本的东西要买吧?”
叶秀英叹气,随后看向常平宁,“宁丫头,不是公中有钱不给你用,是家里老三和老四快到了开蒙的年纪,娘在给他们存钱。”
常平宁意外,她没想到郭家竟然会考虑让孩子读书。
大概是常平宁脸上惊讶的表情太明显,叶秀英连忙出言解释:“宁丫头别多心。也就是让他们认几个字,先前老大和老二到了年纪的时候,也送他们去认了几个字。
“不过他们没什么读书的天分,认了几个字就去帮你爹干活了。要是老三和老四也没什么天分的话,也不会继续供他们读下去。去镇上找个活,不比一门心思考中状元强?”
常平宁反应过来,这是婆母担心她作为嫂子不愿意供弟弟读书。
“爹娘考虑得周全。”
常平宁奉承道,“难怪我有时跟伯默说话,觉得他谈吐不凡,不像原先在村里经常见到的庄稼汉。
“要是三弟和四弟真有读书天分的话,肯定是要供着读下去的,即使考不中万一挑一的状元郎,说不定能考中个举人老爷帮衬点咱们家。”
听了常平宁的话,叶秀英知道大儿媳没有芥蒂,心里舒坦,嘴上却是嫌弃了几句自家儿子:“他俩一天到晚到处皮,能跟他们两个哥哥一样,把字认全就不错了。等明年,我们家的小孙孙出生了,爷爷奶奶肯定要出钱供他好好读书。”
叶秀英说着话,打趣的目光看向常平宁的肚子,把常平宁闹了一个大红脸。
两人走到海滩边上,早起赶海的村民比前几日匆匆赶过来捡海胆的人要少得多。
常平宁听到旁边婆母传来的叹气声,她也觉得可惜:要是没有玉花婶随意喊低海胆价格的话,她和婆母现在还能每天送两桶海胆去仙客来,卖价还不低。不像现在的扇贝,数量又少,个头也不明显。
不过奇怪的是,在平日她们婆媳俩找扇贝的地方,有人比她们来得更早。当常平宁和叶秀英走近了一看,现那人是郭玉花。
常平宁疑惑地看了几眼,正好和玉花婶直起腰休息时的视线对上。
“看什么看,这又不是你们家的海!”
玉花婶理直气壮地吼了过来。
被这么一吼,常平宁有些尴尬地把视线移到别处。不过很快,常平宁注意到婆母若有所思的表情。
“宁丫头,你昨天在镇上有没有碰到郭玉花?”
叶秀英问,看上去她觉得郭玉花理直气壮的模样是为了掩盖心虚。
听了婆母的问题,常平宁回忆起前一天,跟婆母分开后在镇上经历的事情,并一一告诉婆母。
先是去菜市场,看到了各家海鲜摊的难处;然后碰到了一个小贩,小贩绘声绘色给她说起郭玉花把海胆喊降价的场景;最后她离开菜市场准备出镇子的时候,看到郭玉花哦那个另一个方向走出镇子。
不过常平宁注意到,婆母在听完自己的讲述之后,似乎也没有什么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