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喃喃自语。
“是啊,不做事就不会错。”
“做事才会错,有道理,可以理解。”
前排大臣听见,心中诽谤不已,能理解?
这下完蛋了,你这后辈是不是专门来害我们的?
做错事陛下会理解我们吗?只会大骂我们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现在更好,连不做错事都不行,不做错事说明我们没做事。
你个混蛋……王八蛋……瘪犊子
……
【第二位:黄子澄,明朝洪武十八年进士第三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探花。】
【嗯,很正经的探花郎。】
“……???,这还能有不正经的?”
这是有科举制的各朝代想法。
而没有科举制的各朝代想法: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
这应该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这探花之名又是何处来?为何还有正不正经之分?
【此人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伴读东宫,累官太常寺卿。
刚开始挺正常的,后面的一系列操作我都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朱棣的卧底。】
……
大明应天府
“爹,大哥,你们知道,我没这本事呀,不是我的卧底,我真没想过造大哥反。”
朱元璋听到现在,也是大概猜到这儿子为啥造反了,实在是朱允炆欺人太甚,不得已反之。
不过还是让老四对跪一会儿吧,谁让他之前大言不惭的说道:“要是造反就去跳秦淮河。”
咦,不对……
“老四,你个龟儿,咱入你娘。你敢戏弄你爹……”
马皇后:???
朱棣很是疑惑:“不是……爹,我又咋了?”
“你上次给咱誓好像是说的要是你后代造反,你就跳秦淮河,好像没说要是你造反怎么办吧?”
“你是不是早就猜到是自己造反,和我玩文字游戏?”
朱棣:“……”
完了,解释不清了……
……
大明洪武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