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101章 > 第180章 兔子家网友的超强嘴炮(第4页)

第180章 兔子家网友的超强嘴炮(第4页)

……

为了防止大唐完全吞并朝鲜半岛,新罗联合并扶植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一起攻打唐朝。

新罗派薛乌儒与高句丽旧将高延武,各率精兵1万,渡过鸭绿江,进至乌骨城(丹东凤凰山东麓)。

乌骨城是连接辽东和平壤的交通要道,占领这里既可对驻守朝鲜半岛的唐军进行围攻,也可阻止唐军从辽东方面的增援。

另外,新罗军队在高句丽故地的活动,还可以把唐朝的视线转移到辽东,使其无暇应对新罗对百济故地的争夺。与此同时,新罗开始攻打唐在百济的驻军。

他们还挺会选时机,当时大唐受西北局势的影响,不得不调集驻守高句丽的兵力与吐蕃开战。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拔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

,与之相邻的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也正式为吐蕃所据。

当时西北局势的危急,使唐朝不得不调任这里的部队前往西北战场,带走部分兵力。

而且同年唐朝还“徙高丽民3万于江淮、山南”

,而“留其贫弱者,使受守安东”

这样来看,留驻于高句丽故地的2万唐兵恐怕为数已是很少了。

这也给新罗动战争提供了时机。

于是,唐军安东都护府留守部队主要在辽东与高句丽叛军作战,消灭高句丽叛军。

而同时新罗军在攻打熊津都督府,并全部占领了百济旧地。

……

消灭完高句丽叛军之后,唐才逐渐能够腾出手来,任命刘仁轨为讨伐新罗的总帅。

“仁轨率兵径度瓠卢河(临津江—汉江),破其北方大镇七重城(汉城北)”

,“斩获甚众”

之后刘仁轨被调回国内,“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买肖城,三战,虏皆北”

七重城丢失之后,李谨行率军南压到了买肖城,并在此驻守,这明显就是当年灭高句丽的旧态势。唐军驻守在边境防止敌军反扑,一旦主力部队跨海从新罗背后攻击,新罗必将亡国。

新罗知道自己局势危险,在买肖城下与唐军碰撞了三次,延缓唐军可能的进攻,三次皆败。

这段时间里,新罗又“遣使入朝献方物,伏罪。赦之,复其王金法敏官爵”

新罗知道自己打不过,派使入唐请罪,双方进入休战期。

……

李治回想起当时,为何会同意新罗的请罪,当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新罗当然能打,但是得考虑大唐要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继续以灭亡新罗为目的,大唐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若是增兵一次性解决,军队向南推进,后勤补给路线的安排谋划,兵力问题等等考量。

若是采取消耗战,渡海两路夹击,就得在安东都护府倾注大量的注意力,需要大将主持。而大唐当时正在准备与吐蕃的战略决战,精力都在西北。相比于新罗,吐蕃当然更加重要。

当时宰相张文瓘就劝谏李治:“比为吐蕃犯边,兵屯寇境,新罗虽未即顺,师不内侵。若东西俱事征讨,臣恐百姓不堪其弊。请息兵修德以安百姓。”

且不说其他,吐蕃威胁确实迫在眉睫,而新罗虽然总有些乱七八糟的小心思,还远远达不到当初高句丽桀骜不驯的程度,更没那么大胆子琢磨大唐的核心利益。

……先解决要矛盾,把次要矛盾放一放是可行的。

李治想起新罗后人对他阿耶的污蔑,眼眸幽深,笑不达眼底。等着吧,不止西域,朝鲜半岛也是我大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