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邦定国,当今世上能者寥寥。若单论军事,则无出丞相之右者。吾观丞相用兵,不在孙子吴起之下,当真神出鬼没。”
夏侯尚又拍起了曹操的彩虹屁,引来众人附和。
“文烈,此间你随丞相出征最久。当阳一战,一日夜行三百里,冲散刘寇、拿下江陵。你且说说,当时战况如何?”
曹真最喜军事,听到这个话题来了兴趣,拉着曹休非要他说。曹休性格内向寡言,让曹真催促得没法子,淡淡答一句:“部队依令而动,有甚可说?”
夏侯尚闻言反驳:“文烈此言差矣。当阳追击堪称经典。三百余里一夜而至,打得刘备全无防备,怎会无话可说?”
“虎豹骑天下劲旅,丞相运筹帷幄,才能有此大胜。光是捉回来为奴者就上万了吧?听说最多的军士一个人抓了十一个回来!”
曹真跟夏侯尚挨个吹捧,眼中满是陶醉之色。
长坂坡之战,刘禅可是亲身经历的。今日来到许都,也是因为这场战斗走失了两个姐姐。从某种意义上说,甘夫人的死亦是因此而起。现在听这班人用它作为谈资,还互相吹捧,刘禅内心真是怒不可遏。
陈群似乎看出刘禅的异样,举杯问道:“金先生年幼,也知长坂坡之战事?”
刘禅嘴角微翘,罕见地显出不屑之色,答道:“吾虽年幼,亦知此战。丞相以天子之名,挥师讨逆,自当保境安民,以佑社稷。却不知长坂坡前十万百姓是否汉家子民,抢人为奴又算不算保境安民?”
此言一出,一班文臣武将噤若寒蝉,不知如何回应。曹休对于掳民为奴这事本就不赞成,无奈自己只是副将,无法制止。此时听刘禅谴责之词,不由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曹丕见状,赶忙出来打哈哈:“此皆因刘备挟百姓为质,文烈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这话别说在座的没人信,只怕连鬼都不会信。但曹丕的身份摆在那里,刘禅也知道徒逞口舌不会有啥好结果,就冷笑一下,不再多言。
曹休这才开始注意这孩子。本来他对这样的宴会不感兴趣,也不理解曹丕为何兴师动众去讨好一个娃娃。但方才听了他的国论、诗词以及对曹军暴行的声讨,让曹休不得不佩服起这位小先生来。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立场,正义永远都是最有力量的,因为正义永远代表着人类精神对是非善恶的评判。
刘禅本也在关注曹休,见对方神色黯然,料他也不觉得这事光彩,心里盘算着怎么能从曹休口中打探出姐姐的下落。
陈群见气氛有些凝固,赶忙出来转移话题。
“金先生心怀黎庶,令人敬佩。丕公子勤政爱民,难怪对先生青睐有加。”
曹丕闻言笑道:“金先生之才,连父亲都赞不绝口,丕自然更为敬仰。”
这二人一唱一和,已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刘禅这才弄明白,曹丕今晚把手下这些骨干聚在一起,原来是在向自己展示实力,好逼迫自己选边站。
若是应承,就正式卷入了曹氏诸子的争斗,不要说这件事本身有多敏感,单是曹操的忌讳就能要人命了。可要是拒绝呢,曹丕暗害曹冲的嫌疑还没洗脱,会不会当场就要了自己小命,这可真不好说。
怎么办呢?
刘禅端着酒杯放在唇边,看似饮酒,实在大脑在飞快运转,思考对策。
“我就是个江湖郎中,值得你们费这么大劲么?也罢,你们想摊牌,我就来把水搅浑,看谁装得过谁。”
想到此,刘禅把嘴边的醪糟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问曹休:“曹将军,今日幸而得见,在下有一事想问,还请将军实言相告。”
“不知先生欲问何事?”
曹休的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冲公子病愈,其染疾之事疑点众多。邓展将军调查此事,却被曹将军阻止,不知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