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道:“后面三年,全真道士不见后,称孤的却是谁?”
太子道:“果真是有一个全真道士,父王与他结拜为兄弟,食则同食,寝则同寝。三年前在御花园里玩赏景致,他却使了一阵神风,把父王手中的金厢白玉珪,给摄走带回钟南山去了。至今父王还思念他呢。因为在御花园中不见了他,父王于是就无心赏玩,把御花园给紧紧的关闭,已经是三年了。做皇帝的,不是我父王那会是谁?”
行者闻言,不断地哂(shěn)笑。太子再问他,行者也不回答,只是哂笑。
太子怒道:“你这厮当言不言,怎么这般的哂笑?”
行者又说道:“还有许多话呢;奈何左右人太多,不是该说的时候。”
太子见他话里有话,就将袍袖一展,叫军士们先退下。那驾上官将,急忙传令,将三千人马,都出了门外驻扎。这时殿上没有其他人,太子坐在上面,三藏站立在前边,左手旁边站着行者。本寺众僧人也都退了下去。
行者这才正色走上前,说道:“殿下,化风去的是你的生身之父,现在坐着宝位的,是那祈雨的全真。”
太子道:“胡说!胡说!我父王自从全真离去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要是依照你说的,他早就不是我的父王了。这还是因为我年幼,容得下你;若是我父王听见你这一番话,定然捉拿了你,把你碎尸万段!”
太子把行者咄的给喝了下来。
行者转过头对唐僧说道:“怎么样?我就说他不会相信的。果然是这样!果然是这样啊!现如今就把那件宝贝进给他,然后倒换了关文,我们往西方去吧。”
三藏立即将红匣子递给行者。行者接过来,将身子一抖,那匣子突然不见了,——原来那匣子就是行者的毫毛变得,现在被行者给收上了身去。——行者却将白玉珪双手捧上,献给了太子。
太子看见白玉珪后,说道:“好和尚!好和尚!你五年前本来是个全真道人,来骗了我家的宝贝,现如今又装作和尚来进献!”
大声叫道:“拿了!”
这一声传令,把三藏吓得慌忙指着行者骂道:“你这弼马温!专门撞出这些空头祸事,来连累我呢!”
行者走近前一齐拦住,说道:“不要嚷!别走了风声!我不叫立地货,还有真名呢。”
太子怒道:“你上来!我问你个真名字,好送去法司定罪!”
行者道:“我是这长老的大徒弟,名字唤作悟空孙行者。因为与我师父上西天去取经,昨晚到这里投宿。我师父夜里研读经卷,到了三更时分,得了一个梦。梦中见了你父王说道,他被那全真欺害,被推在了御花园里的八角琉璃井内,那全真就变做了他的模样。满朝官员不能知道这实情,你年幼也没有分晓,那全真禁止你入宫,关闭了花园,大概是害怕泄露了消息。你父王昨夜特意过来请我降魔,我恐怕那不是妖邪,就自空中去看了,果然是个妖精。正准备去动手拿他,没料到你正好出城来打猎。你射箭射中的那只玉兔,就是老孙。老孙把你引到寺院里,来见我师父,倾诉这衷肠,句句都是实话。你既然认得白玉珪,怎么不念养育的恩情,替亲人报仇?”
太子闻言,心中凄惨,暗自伤愁道:“若是不相信这些言语,他却是有三分儿真实;若是相信了,怎奈殿上看见的就是我父王。”
这才真是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
行者看见他疑惑不定,又上前说道:“殿下不必内心疑惑,请殿下摆驾回去本国,问你的国母娘娘一声,看看他们的夫妻恩爱之情,相比三年前有什么不同。只这一问,便知道真假了。”
太子回转心神道:“正是!且等我去问问我母亲去来。”
他跳起身,用袖子笼了白玉珪,就准备离开。
行者扯住他,说道:“你这些人马都回去了,却不是走漏了消息,让我难以成功?只要你单人独马的进城,不可扬名去卖弄。不要从正阳门走,必须从后宰门进去。到宫中见了你的母亲,切记不要高声大气,必须是悄语低言:只恐那妖怪神通广大,一时间走漏了消息,到那时你母子的性命就都难保了。”
太子谨遵行者的教命,走出山门吩咐将官道:“你们稳在这里扎营,不得移动。我有一件事情要去办,等我回来了再一同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