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道:“大圣在先,这件事生在后,所以你不认得。这幅画叫做‘圯桥三进履’。”
行者又问道:“什么是‘三进履’?”
龙王道:“画上的这位神仙是黄石公,这个年轻人他是汉朝的张良。黄石公坐在圯桥上面,忽然他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于是他就叫张良去帮他取回来。张良急忙的下去取来,跪献在了黄石公的面前。如此这般的做了三回,张良都没有一丝一毫倨傲怠慢的心思。黄石公十分欣赏喜爱他的勤勉谨慎,于是就在夜里传授天书给他,让他扶持汉室。后来他果然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天下太平后,他又放弃了权势归隐于山林,跟从赤松子四处游历,后来他就悟成了仙道。大圣,你若是不去保护唐僧,又不尽心的勤劳侍奉,还不接受教诲,那到底只能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啊。”
悟空听后,沉吟半晌没有言语。
龙王又道:“大圣自己应当好好的衡量后再做决定,不可以为了图个自在,就耽误了前程啊。”
悟空说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护他就是了。”
龙王欣喜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也不敢久留你了,请大圣早些了慈悲回去,不要把你的师父疏远久了。”
行者见他催促请行,就急忙纵身,出水离开了海藏,驾上云,又辞别了龙王。在往回走的路上,他正好遇到了南海观音。
观音问道:“孙悟空,你怎么不接受教诲,不去保护着唐僧,来这里干什么?”
慌得孙行者在云端里施礼,说道:“先前承蒙观音你的善言,果真有唐朝的僧人到了,他揭了压帖,救了我的性命,我就给他做了徒弟。他却一味的责怪我凶顽,我刚刚只是闪了他一闪,现在正要去保护着他呢。”
观音道:“赶紧去,不要错过了念头。”
说完,他们各自分别离开。
这行者,须臾间就看见了唐僧在那路边沉闷的坐着。
他上前问道:“师父!你怎么不赶路了?还停留在这里做什么?”
三藏抬起头说道:“你往哪里去了?叫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能在这里等你。”
行者道:“我去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了杯茶水吃吃。”
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开我,也就只有一个时辰,你就说到了东海龙王家去吃茶了?”
行者笑道:“不瞒师父你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因此能够即去即来。”
三藏说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责怪我,还使了个性子把我丢下你自己离开。像你这有本事的,可以去别处讨杯茶来吃;像我这样没本事去不了的,就只能在这忍饥挨饿了。这样你也过意不去呀!”
行者道:“师父,你若是饿了,我就去给你化些斋来吃。”
三藏道:“不用去化斋了。我那个包袱里还有一些干粮,是刘太保的母亲送的,你拿钵盂去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干粮了再继续走路吧。”
行者就去解开了包袱,在那包袱中间看见了有几个粗面的烧饼,他就拿出来递给了师父。
他又看见那里有光艳艳的一领棉布僧袍,还有一顶嵌金的花帽,行者就问道:“这些衣帽是师父从东土带过来的?”
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那是我小时候穿戴的。这帽子若是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是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行者道:“好师父,把它们给我穿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