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忙说:“没有,姐,我誓,我什么也不知道。”
李梅感觉到了她的猜疑,又嘱咐说:“知道了也没什么,只是要长点脑子,想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知道!我不会乱说的。”
李晴又说:“姐,要不你也搬到我的别墅去住?”
李梅说:“为什么要我去?”
李晴说:“我害怕。”
李梅说:“我连你那点本事也没有,保护不了你。”
李晴朝门外努了努嘴,说:“她是不是很厉害?”
李梅说:“她厉不厉害都不是干这个的!”
李晴拉住李梅的胳膊,摇着,说:“姐,你就帮帮忙吗?!”
李梅突然想到鬼子在监视,这倒是个摆脱的机会,说:“去可以,但费用你出,我身无分文。”
李晴笑了,心里还想着哪个家伙再来找她麻烦,突然看到姐姐—他的长官,会是什么表情,那时候还不捶死他。
苏阳当然不会和李晴一样无聊,说还会找她,是威胁她,阻止她给警局报告。他排除了警察局侦破共党买药案,该调查侦缉队了。可又想市委不知调查到那一步了,或者以前的同志就把购买药品的渠道给市委报告了,他去后了解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也不用这样没头没脑的调查,浪费时间。于是他又决定先与市委接头,然后再酌情调查。
早上吃过饭,他又认真的化妆了一番,把自己装扮的更老一些,看上去有五十岁左右。他买了许多衣服,帽子,鞋子,眼镜和其它化妆品,每次出门都不一样。人的任何活动都会留下痕迹的,哪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造成追踪调查的风险,改头换面,隐匿行踪正是一种有效手段。
苏阳离开剃头铺,直接往东走,穿过两条胡同,在一个街口,见围了一堆人在看热闹。他也凑了过去,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作揖,嘴里哭着喊着:“老总饶命!老总饶命!”
,地上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一身练武人穿的黑色劲装,身边放着棍、刀、收钱的盘子。三个穿制服的人,旁边停着三辆自行车,一个看着,两个轮番的踢踹着倒在地上的人。看样子是爷孙俩在卖艺,惹着了这些穿制服的。苏阳就听到旁边看热闹的人议论:
“这些老总是什么人?”
“这你都不认得,这不是侦缉队的,边上那个不动手的就是行动队的小队长鲁一峰。”
“还是你见识多。”
“嗨,天天在这街面上混,这号人物都不知道还了得!”
“侦缉队不是办案子的吗?咋还管这些?”
“这你就不晓得了,侦缉队权力大得很,都是皇军面前的红人,只要他们想管,这街面上的事他们都管的着。就说这卖艺的,要当紧的孝敬银子,不然,就一句话,谁让你在这街上卖艺的?那个官府批准的?你回答不上来,不就要倒霉了。上来打你个半死,花的银子你十天八天挣不回来。”
看热闹的人不无肯定,甚至崇拜的议论着侦缉队的人。卖艺的人被打得不轻,但他完全躺平了,任人打着,没有表现一丝反抗的意愿。
苏阳也没有要管的意思,他也救不起躺平的人。只是看到这个小女孩,就想到了两年前的苗苗,如果苗苗不是跟着他,遇到这样的事,可能也就是这样跪在地上求饶。真是哀其不鸣怒其不争。他们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那个男的可能还有武艺,只是没有反抗的意志。因为侦缉队的人代表着统治者的意志,这在他的意识里是不可违抗的,他们不但臣服了,而且跪下了,起不来的。这个男的好了过几天伤便好了,好不了过几天便死了,死了便死了,这是他的命,他认这个。
苏阳挤过去,靠近老总的自行车,把其中一辆的轮胎扎破了。既然是侦缉队的,他就要留下一个。他正要找侦缉队,瞌睡送个枕头,他当然不能放过,路过捎的就把事办了。
三个侦缉队的人出够气了,要离开,便推着自行车出了围观的人群。他们都熟练的一跨就要骑上自行车,其中一个人的自行车滚不动,只好又下车一看,后轮扁了。他检查了气门芯,气门芯是好的,说:“鲁队长,我的车后轮没气了,可能扎带了。”
鲁一峰骑出去二三十米了,也停下车,说:“是不是刚才有人把气给你放了?”
“不是,气门芯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