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让纪国官员焦头烂额。
城池一多,事情一多,另一个大问题凸显出来。
人不够用。
准确说人才不够。
六部尚书,十六个城池的郡守,都把目光看向即将“毕业”
的都城官学学生。
要说以前还嫌弃有平民,现在完全没这个想法。
公务就在那放着,人家可不管什么平民贵族的,能干活就行!
年初有二十个好学生已经下来历练过,不少官员都发现,官学的学生其实很厉害的,不管知识还是能力,比举荐的那些贵族子弟厉害得多。
今年事情又增多许多,人人想的都是怎么找帮手,身份什么的,已经不重要的。
或者说,科举制度,以及那么多官学建设起来之后,贵族身份就没那么值钱。
官学第一批学生,人还没毕业,各部门都在预定。
特别是成绩突出的几个人。
平民吉新,野人部落樊璇,都是郡守们重点“抢夺”
对象。
这会很多人看出来,公子凌费力气建起的官学有多明智。
以后都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但对于纪凌来说,官学输送人才只是一部分。
他现在的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地方。
庆国。
庆国大量平民跟奴隶都迁往纪国,这是好事。
可他没记错的话,庆国还有很多雕刻工匠,皮货工匠,更有一个名士,名士下面十几个学生。
庆国盛产雕刻跟皮货,没打仗的时候,这些东西占据大部分市场。
纪国马具上的皮具,有一部分也是从庆国购买。
现在他们都打了大半年的仗,买皮具越来越难。
要不是外祖在庆国,还能帮他们买点,这东西迟早要断。
虽说自家也会处理,可最好的技术依旧在庆国。
不趁这个时候抢点人才回来,便宜岂不是都被郑国占了?
郑国离得近可以抢土地。
他们离得远可以抢人才啊。
在国内官员目光还在国内人才时。
纪凌的目光已经投向庆国。
庆国国君已死,那些名士要么投靠五家,要么还在都城。
纪凌把想法跟父亲一说,正在为纪国人才不够用头疼的纪伯挑眉:“确实如此,既然庆国不珍惜人才,那咱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