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雷放下闺女,转向知夏。
知夏把她一路上收集到的菜种给他看,两人叨叨咕咕地说了许久,耳雷拿着银票出了门。
耳乐嘟着嘴巴问姜琴音,她爹去哪里了。
姜琴音搂着她,笑道她爹出去做能让他开心的事情了。
“公主说事情已经办完,香山论道后回后秦。公主不喜欢住金雀殿,还回龙隐山住。我和知冬知春跟着公主住龙隐山。有些菜不耐放,寻找种菜的好地也只能是在龙隐山附近。”
知夏与姜琴音解释她让耳雷回后秦找地种菜的原因。
姜琴音温柔地笑道,“我知晓,小耳乐跟着你们能学许多的东西,也喜欢跟你们在一块。她在哪里开心,我们就跟着她到哪里。”
知夏看着被孟古逗着咯咯笑的白胖丫头,道:“真是个好命的丫头。”
姜琴音笑道:“该是我好命,有这么个女儿。”
知夏看着长公主,恍惚了一下。
姜琴音循着知夏的视线,看向坐在阳光下打坐的长公主,与知夏一般的,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从其他人知晓了公主的以往,种种经历放到旁人身上,早就熬不过去了,长公主实在让人心疼。她能看出长公主的一举一动都是受人教导的,正是因为如此,更是让她心里泛酸。
在如此险恶的人心又危险重重的环境下,她是如何熬过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还依然保持着清醒。
秦穗闭目养神,仍能察觉到知夏和姜琴音满是怜惜的目光,无奈地睁开了眼睛。
她没有觉的苦,也没有觉的疼,她现在很好。
“知夏,红豆糕。”
怕知夏又对着她湿了眼睛,秦穗让知夏忙起来。
知夏去厨房忙活,姜琴音洗洗手,也跟着去帮忙。
秦穗松了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二合一。
五谷
香山论道如期举行,这一次,不仅是小书生一家人跟着一行人上山,临河镇的人听说了小书生家中的客人是五轮的阐道之人,纷纷奔走相告,在这一日,临河镇的所有人集体出动,就连县长也带着夫人和孩子跟在长公主的马车后面,前往香山。
尚未上山,香山脚下就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来赞美五谷,这十九人能从众位学子中脱颖而出,便是他们文章和诗中的灵气,让人感受到阐道之人的浓烈感情,同时,又隐喻着朝廷。
来听道的人太多,无论山上还是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们都考虑到了香山难通马车,或千里迢迢步行而来,或把马车停在远处。尽管如此,更多的人还是停在了山脚下,挤不上山。
为了让所有前来香山的人都能听到阐道之人的话,从里到外都安排了读书人来进行传诵。
从距离阐道之人最近的传诵第一人到香山脚下传诵的最后一人,历时一个时辰。
这十九个阐道之人为让自己的心血让来香山的所有人听见,给予了传诵人充足的时间,在文章与文章之间,会等上一两个时辰。
所谓五谷,他们做的文章皆在五篇以上。
华丽,也算言之有物,三皇子他们也能静下心来欣赏。
在等待一个月后,轮到了秦穗来阐道。
此时来香山的人已在马车上吃住月余,疲惫不堪,传颂之人的嗓音已见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