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招摇过境免费阅读晋江文学城 > 第 55 章(第3页)

第 55 章(第3页)

“你又来了。仿佛多提一句就是冒犯先人似地。我就问一句,被你挂在嘴边怀念,他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魏桓想了想,“应该是喜欢的。”

“那为什么你偏偏从来嘴里不提,除了中元祭拜那一回,其他日子都把怀念压在底下?”

魏桓这回沉默了更久的时间。

开口道,“因为心里有愧。”

——

“家师谢相,惟其一生,始终主战。”

“我在京城长大,十四岁入禁军任职,历任部署,都总管,都虞侯,指挥使。二十一岁升领殿前司。七年中,禁军各部都有调任。禁军名声在外,号称朝廷精锐尖兵,内里什么德行,我自小看得清楚。”

魏桓回忆起过去,声线依旧是平稳和缓的。种种旧事于他,早已于深夜无人时反刍了太多遍,又于朝堂中被攻讦了太多次,以至于再提起时,无波无澜,淡漠到近乎麻木。

“先帝驾崩,官家年幼登基,先师出任相位,朝野思战。先师过来找我,谈到调拨禁军出征北伐之事。当时我和先师说,绝不可。所谓二十万中央禁军精锐,兵强而将弱,肢壮而无头,就是个贴了金身的泥佛,平日里阅兵看着雄壮,调去战场,一击即溃。”

“先师问我怎么办。我说(),想要除沉疴⒂()_[((),必须下重药。禁军高层将领大批筛选调换,将多年的奢靡懒散推脱风气从上而下,清扫殆尽,之后才能谈动兵。但整治禁军需要时间。眼下时机绝不对。”

“先师信了我,放弃北伐,推动主和。”

“但当时我初涉官场,想法还是天真。原以为不过是一场关于和战的决策之争,迟早要战,推迟几年罢了……”

魏桓笑了下,摇了摇头。

因为他的极力劝阻,谢相放弃北伐,当年依旧主和。

谢相陷入了朝堂旋涡。旧友割席,同盟反目,被视为主战派的叛徒,弹劾不断。主和派也加入弹劾,意图把老对手彻底压垮,从此不得翻身。

魏桓淡淡道:“我倒是想对事不对人。但旁人不这么想。后来我发现……党争两个字,实在好用。”

好言好语劝说不通。举步维艰,成事太难。各方攻讦不断,老师的相位岌岌可危,禁军整顿刚才开始。

权势是个好东西。说不通,劝不动,那就把前头挡路的人,直接清洗出去便是。

一场大清洗,贬谪出去七八十位朝臣,政敌旧友俱有。谢相保住了相位,禁军改制,拨下的兵饷翻倍,打造武器,囤积粮甲,那几年耗空了积攒多年的国库。

当年事魏桓并不遮掩什么:“禁军由我领着。老师年年拨下巨款,便传出了贪腐的名头。直到今日也洗刷不净。”

叶扶琉听得出了神,指甲轻轻敲着木案。

“谢相……是两三年前病故的吧。那时候还在给北边蛮子送岁币?你后来主战,御驾亲征大捷,为何不洗刷谢相的名声?”

“极力洗刷了,并无太多用处。”

魏桓平静道,“一来,先师去得早。二来,朝堂上得罪的人太多,纵然北伐得胜归来,我的名声也不大好了。由我这声名狼藉的跋扈弄权之徒,洗刷同样声名狼藉的主和派人物谢相,谁信?”

“哎呀。”

叶扶琉算了算时日,惋惜地道,“谢相病逝得太早了。多留一年也好。”

魏桓握着茶盏,默然喝了口冷茶。

世事若能尽如人愿,哪有“抱憾终身”

四字。

若老师能多留一年,天子北伐亲征,留在后方镇守调度的必然是老师。

老师身居相位,年纪资历足以服众。若老师尚在人世,明章不过二十出头的年岁,又何必于危急时挺身而出,一肩挑起镇守中原门户的重任?

“时局危难,乃现英雄。”

魏桓慢慢道,“我那好友,便是在大同守战一役里以身殉国。当时……我不在。”

御驾亲征当时,官家才十六岁,魏桓眼看着在宫廷长大的小少年,个头已经赶上成人,脾性却还难定。亲征半路上几次反悔,甚至有次召集了二十几个亲近内侍亲卫,意图连夜奔回京城。

魏桓半夜追出去几十里,未惊动旁人,把外甥拎回军里,秘密处决了所有参与内侍亲卫。

原本定下御驾亲征,魏桓护送到河间,等御驾

()出关便回返京城镇守调度。因为这场中途变故,之后他一路跟随伴驾,盯着御驾到了北蛮边境。

来自西边戈壁的胡人轻骑趁乱奔袭中原时,他人在北边边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