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后一脸有点惊讶,然后不以为意地转开了话题。
第二天单家母女再去的时候,楼下就又多了两家竞争对手,有点面熟。
单家母女我们谢谢你的解释哦
奈何单家卖早点一直都是靠的好味道才能打败其他对手的,价格也便宜,吃惯这个味道的客人根本不会再去买其他家的。
所以没过两天,单家母女早上去的时候周围的位置跟以前一样空荡荡的了。
说着话的时候周家媳妇显得有点心虚,后面跟自家男人说起这的时候。
王家男人还说她太傻,单家母女的早点听起来不愁人买,竞争对手也抢不走生意,那她们为什么不去只需要走十几分路的学校卖而去了那么远的居民楼去
那当然是为了避开熟人了
结果王家媳妇就这么大大咧咧把这事捅了出来,还帮着带去了几个对手,傻得过分了。
穆老太太听得一脸叹息,感叹着女人的不易。
她倒没有其他人对单家母女那么大的偏见,要是能过得去,那个女人会愿意带着个这么小的孩子单独出来谋生呢,听到描述的母女俩和那男人的样子,连不怎么待见单家母女的周家媳妇对那男人也没什么好听的话,就知道外人看见的还是表面,内里到底如何还得自己知道。
再听到单家母女做的也是吃食生意时,心里不禁咯噔了下。
老二媳妇陈肖慧的厨艺如何,穆老太太这个吃了她近十年饭的婆婆最清楚了,要说有多么多么惊艳好吃,那是没到那个程度,只是比普通人强的程度。
听那话语,肯定比不过单家的。
不过转念一想,又松了口气。
一个是在学校卖,一个是在居民楼卖。
一个卖的是早点,一个卖的是午时吃的家常菜。
地点和种类都不一样,肯定撞不上的。
但穆老太太不知道的是自己放心得太早了,有种东西叫做蝴蝶效应。
要是周家媳妇没现单家母女在居民卖早点,或者现后周家媳妇帮忙保守住了秘密。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母女俩宁愿一直多走些绕路,在其他地方悄悄的卖早点。
可是周家媳妇偏偏张嘴就把单家做生意的事宣扬得大家都知道了,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肯定不可能了,单家就没有再去居民楼那边的必要了。
居民楼生意虽好,但绝对比不上学校的人流量,小学初高中都在那里,学生的消费能力不可小觑
学校距离近,单家母女也不用顾及那么多,所以打算干脆丰富了菜单,不在局限于只卖早点,中午和晚上的时间段她们也都盯上了。
两家人到时候终是要对上。
周家媳妇把话又落到了单家的小丫头身上。
“小丫头厉害得很哦,才四岁大,嘴皮子就溜得很,在外面见到有谁说她妈的坏话,就冷着一张脸把人家全家都骂了。”
“现在更是谁都惹不起了,单家财了。”
周家媳妇语气有点酸。
“一个小丫头,天天摆弄她那个头,用的还是城里货,叫什么香波的东西。”
“哎呦,风一吹,有一天我站在自家院里都闻到了那个香味了。”
“天啦,单家那个女人就任着一个四岁大的小丫头片子用这么贵的东西,每天都用”
穆老太太“”
她孙女宁宁也是每天用那个东西嘞。
周家媳妇夸张地道“天天换衣服,一天一条裙子许多都是新样式呢,我在镇上见都没见过哩”
穆老太太“”
不好意思,她孙女也爱天天洗澡换衣服,恰好也是爱穿裙子,样式倒不是新样式,她爱老样式
思想也老式,裙子必须要长,袖子要长,裙摆要长,不能露肉肉,最多只露手腕脚腕。做衣服和裤子也要这样要求,思想是比她这个做奶奶的老太太都还要老式
周家媳妇“有钱了硬气着呢,母女俩都开始不拿正眼瞧人了,看见你了当是没看见一样,直接话也不说地路过了。”
穆老太太想翻白眼了,先前那么一阵骂人又指指点点的,换成是她,她也不会搭理这些人了。
到中午了两家都还没收拾好,又累又脏,不方便就分开各吃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