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的人一见是杨家大舅,老早就认识了,就让他们进来了。
郑管家接到通报,放下手中饿账册,连忙到后门这里。
“杨家兄弟,说话算话,好样的。夫人说了,这西瓜是提早上市,若是只卖给我们一家,就四十文一斤,等到其他的西瓜上市了,那就只能三十文一斤了。”
郑管家得意说道,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不是压价,而是主动给人加价。
杨家大舅一听,顿时大喜,连连感谢道:“夫人心善,夫人心善啊。”
价格越高,能够卖的钱就越多。
“那是,我们郑夫人可是县城里有名的大善人。这些西瓜全部留下了,我这就让人过称。”
郑管家笑道,跟过来的小厮,拿着杆秤,一筐一筐地称,待会直接去掉筐子的重量就好。
最后一个框里,杨家大哥拿出来一个西瓜之后,再让小厮继续称量。
“杨家兄弟,你拿出来作甚,一起称量啊?”
郑管家好奇问道,单个西瓜可不好称量,连忙提醒杨家大舅。
杨家大舅讪讪笑笑,道:“这些西瓜都是自家种的,来一趟,哪能不孝敬您老啊!一个西瓜是我们的一片心意,还请您笑纳。”
郑管家很是享受杨家大舅的恭维,摸摸胡子,笑眯眯道:“好,好,难得你一片心意。这一次我就收了,下次可不要这样了,否则我可要生气了。”
“嘿嘿。”
杨家大舅憨厚笑笑,得了人家的关照,就要给人家好处,常来常往,这样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杜五郎看着杨家大舅和郑掌柜说话,学会了很多东西。
三十个西瓜,总共八百三十斤,四十文一斤,总共三万三千两百文,折合成银子三十三两二钱银子。郑掌柜直接给了三十四两,之前杨家大舅送的一个西瓜,也不是白送的,因为郑掌柜的关系,多给了八钱银子。
郑掌柜看到杨家大舅身后的三个孩子,笑道:“这是你家孩子?”
杨家大舅笑笑,道:“不是我家孩子,是我妹妹家的孩子,这西瓜就是他们兄妹几个折腾出来的,这次听说卖了好价钱,特地来感谢郑管家。”
“哦,小小年纪这么能干,以后前途无量啊。”
郑管家称赞道,让小厮们准备了很多点心和一些细棉布。
从夫人那里看出,对西瓜很感兴趣,说不定明年还要买,所以先把关系打好,明年就可以优先购买西瓜了,也不怕别人抢在前面。
“五郎,八郎,九妹,赶紧谢谢郑管家。”
杨家大舅提醒道。
“谢谢郑管家。”
五郎,八郎中规中矩,没有乡下孩子的腼腆。
杜九妹刚才在后面仔细观察了郑管家,发现这人慈眉善目的,能让杨家大舅称赞的人,想必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