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从1949开始当县长 第501章 > 第62章 争水(第2页)

第62章 争水(第2页)

报纸一经出,就在县城引起了轰动,县城跟农村不是隔绝的,谁家在乡下没有亲戚,在大街、茶馆大家都讨论了起来。

你说不信吧,报纸上都登了,还有县里三个书记的照片,你说相信吧,对自己的常识有所挑战。通和现在舆论氛围很自由,大家在茶馆互相辩论着。

下面各镇和各村也接到了收割公田的通知,镇上是有报纸送过来的,看了报纸后对这件事情很用心,县里的用意大家也是知道了。迅召集各村开会,让各村组织人对公田开始收割,最好全村的人都参与。

县城边上2个镇的公田还没收割,这是给县里干部留的任务,用来锻炼队伍的。其他各地的公田都进入了收割状态,一个村也就几十亩地,收割快得很,不少人参与,很快产量就出来了。

直接挑战了大家的认知,毕竟还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小麦产量在2oo斤以上的,在排除所有条件后,大家知道了化肥的作用。

没有哪个农民不希望自己种的土地高产,一时间大家纷纷开始打听起了化肥,上次农会评比前十名,每个镇奖励了1o吨化肥,当时大家还不知道是什么,现在一下子也知道了。

村里有在肥料厂做工的,大家就想办法委托人弄化肥,离化肥厂近的,不少村子直接跑过去买化肥。

工厂现在的化肥都在仓库,王致远已经打了招呼,一律不外卖,后期由县里统一分配。毕竟现在这个化肥还不够全县所有土地使用,有些土地使用化肥,产量也不一定有太大提升。

随着各村一个个数据报了上来,大家对公田产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最高产量一亩地有291斤,最低的有2o6斤,中位数在238斤,平均下来的产量在241斤,基本上是翻了一倍,成果喜人。

从经济账上面来说,一亩地6o斤化肥,价值是3元钱,增产12o斤小麦,价值是7。2元,会算账的农民都知道该怎么选。更何况农民还有农家肥,配合化肥使用,都用不到6o斤化肥,这就是白捡的钱。

第二天的通和日报又刊登了小麦高产的新闻,今天县里就没有人进行辩论了,对这个新闻,大家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按照这个产量,不少个体户一算账,挣的钱还没有种地挣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夏收,夏收收完不久,就要耕种水稻,在农村又是一个繁忙的时节。按理说今年小麦也是大丰收,可惜农民心里没有劲。自家种的麦子,最好的收获也不过14o斤,有些人甚至只有1oo来斤。

跟公田的产量一比,心里是越想越难受。

一时间大家强烈要求买化肥,上次获奖的十个镇子,更是直接来到了县政府找王致远领化肥。大家现在都知道这是好东西,而且听化肥厂的工人说,产量不高,供应不了全县。各种托关系、求情的来了,只为了能多供应一些化肥。

王致远看着这场景,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县里的干部大部分都是农村出来的,家里也有不少田,对化肥也是渴望的,赵前都来问过化肥分配的问题。

王致远兑换了十个镇的奖励,跟赵前说道:“化肥的事情现在还不急,还没到施肥的时候,等我跟工厂商量之后,再做分配。

夏收结束了,马上就要耕种水稻,去年这个时候县里生了不少争水斗殴的事件,好在制止得及时,没有死人,隔壁县是死了好几个的,这方面要多下功夫。”

“没问题,现在有什么人员聚集,公安的同志都会过去查看,争水这个事情在我们这里避免不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争水的主力,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唉,事情还在生。”

王致远笑着说道:“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我看大家多修点水利工程,多打几口井,水自然就够用了。兴隆区那边6个镇就做得很好,水利都修好了,沟渠直接到田里,是不会有争水现象了。”

“那边修水利的事情我也去看过,大家还真是团结一致,很有我们在老区时的干劲,县里是要好好推广。”

这时章识言跑了进来说:“王书记,张春生过来了,说他们那边出现争水打架的事情,聚集的人很多。”

王致远惊讶得张开了嘴巴,脑子一时间有些空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