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部队依次全都过渡。羌人百来个骑兵前来,出现在汉军近旁。
赵充国说:“我军兵马刚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击羌骑,攻击羌人要以消灭他们为目标,区区近百羌骑,不必着意贪求。“
命令汉军不要攻击。
派遣骑兵到四望峡中放哨,知道没有羌骑。
夜间带领汉军上了落都山,召集各个分队的校司马,对他们说: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们调派几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军哪能向前推进呢?“
赵充国用兵,“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作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壁垒,特别慎重,关爱士兵,先策划计谋然后再出战“。
他来到设在金城的西部都尉府,“日日飨宴军士,士卒都希望为他效力立功。
羌骑多次前来挑战,赵充国命令坚守而不出兵。
捉到的俘虏供认羌人内部各个头领互相埋怨说:“如果你没有造反,现在皇上派遣赵将军前来,虽然年龄八九十了,依旧被重用。现在打一战就会灭亡,这真的好吗!“
这说明羌人畏惧赵充国之用兵,因而内部生了矛盾。
赵充国之子右曹中郎将赵卬,带领一支队伍到了令居。
羌兵出动截断这支汉军的粮道,赵卬向皇帝报告。
皇帝下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联合搜捕山间的羌兵,以打通粮道。
起初,羌族部落头领靡当儿派遣弟弟雕库来向都尉报告先零部落谋反,过几天果然反汉。雕库那个部落的人有一些混在先零部落中,都尉就把雕库留下作为人质。
赵充国以为此人无罪,就让他回去告诉该部落头领说:“汉军前来是诛杀有罪的人,你自己应该知道的,不要一起灭亡。
皇上告戒诸羌人,犯法的人会被捕斩头,除去罪恶。
斩杀了强盗恶霸一人,赏钱四十万,中等犯罪人十五万,下等犯人二万,堂堂男汉三千,小女子和老人小孩千钱,并且所收获的钱跟他的妻子都可以自己获得。“
意思是,汉军前来是诛羌族中有罪的人,区别对待,你们不要互相勾结,应当立功赎罪,还可论功行赏。
赵充国是想凭威信招降、部落及被掳掠者,瓦解羌族联合之谋,待其松懈时击破之。
宣帝把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与校尉以下知羌事者博议。
赵充国认为辛武贤的计策不妥,他与长史董通年上书进谏。
认为我们估计匈奴与羌族必有预谋,打算大举侵扰,希望能阻塞张掖、酒泉以断绝汉朝与西域的交通,所以那里的郡兵尤不可调。
估计先零部落为反叛,其他部落是被迫胁从,所以赵充国等建议: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选择了解羌俗的良吏抚慰羌民,这才是万全之策。
宣帝将他的上书给群臣议论。
但公卿议论的人的意见完全与赵充国之策相反。
宣帝于是任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玺书嘉纳其策。
同时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带兵扰乱敌军,并说天道顺当,出兵必胜。
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并不放弃己见,他以为将军带兵在外,虽受诏命,只要能安国家,就应按便宜行事。
于是上书表面上承认过错,实际上进一步陈述用兵利害,宣帝很快地采纳了赵充国之策。
赵充国领兵到了先零羌所在地。先零羌因长久驻扎在一个地方,思想上松懈,突然看见汉军大部队到来,抛弃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道路险隘,赵充国缓慢地驱逐之。
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斩五百多人,获得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多辆。
汉军到了羌地区,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
羌知道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击我。“
他们的头领靡忘派人来说:“愿意返还你们的失地。“
赵充国报告这个情况,还未得到答复。
靡忘亲自前来,赵充国招待饮食,让他回去告谕众。
护军以下的军官对这件事都有争议,有说对于这种反虏,不可放他回去。
赵充国说:“你们都是从自己的方面考虑不是从国家方面考虑。“
他的话还未说完,答复的玺书已经到达,命令对靡忘用将功赎罪论处。
后来羌竟不用出兵就平定。
赵充国病后,宣帝下诏给他说:听说你有病,年老加疾,万一去世,我很担忧。
诏令破羌将军辛武贤到你的驻地,担任你的副手,赶快趁此天时地利,将士锐气,定于十二月击先零羌。
你如果病很严重,就驻守不动,只让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领兵前去。
这时羌众来投降者已一万多人。赵充国估计他们必定动摇,打算安排骑兵屯田,以待其敝。
奏书还未送上去,正好得到命令进兵的玺书。
中郎将赵卬害怕起来,派人劝告赵充国说:如果奉命出兵,破军辱国,将军守它还可以。
有利但是您病,又为什么还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