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汉朝400年 > 第壹部 布衣天子 第29章 小人物的发迹(第4页)

第壹部 布衣天子 第29章 小人物的发迹(第4页)

周勃赶忙通过帝舅薄昭向文帝说明自己惧祸才束甲,决无谋反之心的实情。

汉文帝在重新调查后,没有现周勃谋反的事实,便释放了他。

这和封建时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确实很宽容。

汉文帝巩固皇位的主要措施有:

军权是最大的权,汉文帝深谙此道,所以在他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就命令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

相关部门分别诛杀后少帝及其三个弟弟于他们自己的府第里。

新帝回到前殿连夜颁布诏令,大赦天下。

文帝知道自己在汉廷并无雄厚的政治基础,有的宗室认为他是“摘桃派”

,仅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拥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临的是不断壮大和日益骄横的诸侯王势力。

所以,他要的任务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策略来巩固皇权。

汉文帝即位之后,先封赐诛诸吕有功之臣。

汉文帝前元元年十月,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中央。

随新帝入朝的官员,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旧有的诸侯王之外,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

同年十二月,立原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

后来,又立刘遂之弟刘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又徙封为淮阳王,后徙封为梁王;刘参为太原王,后徙代王;刘揖为梁王。

同年正月,即文帝即位三个月后,根据群臣的建议,文帝立长子刘启为太子。

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家的定制。

同月,立窦氏为皇后。

汉朝的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

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

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

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这无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

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

而在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诸侯“功高盖主”

的现象,对皇权造成威胁。

察举制在其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的“质量”

。被察举者有一年任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

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生蜕变。

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

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

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

同时,也带给社会上一股读书的风气。

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从社会角度来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但是,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有利工具,考什么国家定,而科举考什么人们也就学什么。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