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即,王鹿又是摇了摇头,看向贾芸,眼神里面充满了一种羡慕之色,说道:“不过,贾案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贾案已是生员,能有秀才功名,自然不会跟我等同等。”
要知道县试的第一名“县案”
直接就是生员,直接也就有了秀才功名。
要是贾芸不打算参与四月份的府试和后面的院试的话,那么他也是生员,拥有秀才功名,也就可以直接参与金陵府的下一次文会---秀才文会了,不必像这些人一般,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位不够资格,而被阻拦在门外。
“这个童生是一个圈子,而秀才又是一個圈子,举人则是另外一个圈子!一个人所在的圈子阶层不同,所接触到的世界,自然也就不同,眼界和格局更不同。”
“只盼我能够在这次金陵文会上赋诗一,博得任知府的好感和各位学政学官的好感,以后科举府试的时候也能够通透通达许多,金榜题名,能有资格参与接下来的院试。”
本届金陵府科举县试的童生,时常哀叹自己的命不好,遇到了科举小能手贾芸,不仅仅没了第一名“县案”
的特殊身份,还被贾芸挤走了一个本应该属于本人的科举童生名额。
只是他们输的心服口服,也就没有其他的想法和心思,只能够自认倒霉,愿赌服输,低头重读圣贤书,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节再次参与科举县试,再考一次科举!
在这之前已然高中的金陵府童生,也还不能够松一口气,他们还要老老实实勤奋苦读圣贤书,为四月份即将到来的科举府试准备积累实力,好在参与第二次科举---府试的时候,去冲击科举府试的第一名“府案”
的资格和金榜题名的名额。
要是这些人运气再好一些,能够在府试当中高中,金榜题名,那就可以回去准备一下接下来的院试了。
毕竟,没有第一名“府案”
的特殊身份,他们这些人也必须要通过接下来的最后一关院试,才能够正式获得生员的身份,拥有秀才的功名。
科举考试,一步一重,就算是这些金陵府的读书人,想要靠着科举考试,实现自身的突破,跨越阶层,成为国家栋梁,入朝为官,也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
本次金陵府参与童生科举的一百多人当中,最终仅仅只能选拔出三十人来,被官府认可,录取为童生,其中也就只能够诞生出贾芸这么一个“县案。”
四月份的府试,参与考试的人数则更多,考试难度则更难、更高。
毕竟,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科举不仅仅要看自身的真才实学,更是需要看名次和成绩,排名靠前,那就可以被录取成为金榜题名的一员,要是名次不靠前,纵然身怀才学却也是难以高中。
不怕科举的成绩不好,就怕科举排名次的时候,人比人,气死人。
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区录取;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过百人。
这在柳宗元的《送辛生下第序略》可见:“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宋代也有录取名额严重失衡的问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写给皇帝的信中说:“东南州进士取解者,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两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
意思是录取率低的州1oo:1,录取率高的州1o:1。比例之悬殊,令人惊诧。
在录取比例悬殊的域中,京城一直扮演着“低分洼”
的角色。
以嘉佑五年(1o6o年)为例,都开封府的解额(通过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