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做事者,必先寻人。”
“四弟,你便去负责监管招募人手的事务吧。”
朱棣闻言大喜,“多谢二哥!”
朱棡则是皱了皱眉头,和人相关的事情向来不容易做。
朱棣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怕是要受人蒙骗啊。
“这是选择矿工的标准,能做到的便收下。”
朱樉从一叠纸张中,找出一张先交给朱棣。
“这是选拔砖瓦匠的标准,这是选择烧炭工的标准。”
“这是伐木工,这是杂工。。。”
林林总总,一共七八种不同工种的选拔标准,都白纸黑字写出来。
即使朱棣还不明白用人之道,但是按照条件选人,想来还没什么问题。
“要选拔的人数,也写在上边了,到时候四弟你挑几个信得过的人,帮着记录就成了。”
交代完朱棣,朱樉想了想向两人询问道:
“我有意从这数十万两中拨出一部分,用来放印子,你们觉得如何?”
放印子,其实就是放贷。
大明没有官方贷款渠道,想要借钱一般都只能依靠私人关系。
农户们多是向当地的地主土豪借贷。
若是在元末的时候,利率在三成都算是大慈心的善人。
五成利率算是良心现,想要给自己积点阴德。
七成利率算是正常水平。
不过洪武初年,因为朱元璋的大力抑制,其实还没达到这样的程度。
毕竟刚刚战乱死了一大批人,也没有太多天灾,种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旁的地方不说,应天已经有两月有余没有下雨,百姓的生活估摸着也不太好。”
“我有心借钱给他们,让他们过灾。”
“也算是为父皇、母后攒一攒功德。”
这样的理由,确实能够打动两个少年的心。
朱棡开口道:“那利子要多少才好?”
宫中其实也有不少妃嫔在外头偷偷放印子,所以两人倒是也没问什么是放印子。
“既然是要积德,便不收利钱了。”
朱樉道:“不过要他们签一份契约,若是到期还不上钱,便要到咱们的矿山之中做工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