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强勇没有给强卫兵一点“机会”
,按自己的计划,第二天下午踏上回归莫尼卡的火车。
一进莫尼卡,一种熟悉感迎面扑来。不过,莫尼卡的上上下下,似乎还保持着自己走之前的那种让人“血脉喷张”
的“膨胀”
感,个个脸上洋溢着莫名其妙的兴奋劲,好像莫尼卡的腾飞已经“绑在马背”
上“指日可待”
了。
强勇却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孤独感。
是颜如玉真有那魔力,还是自己缺少一点这方面的“激情”
?不管怎么说,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现实的硬道理吧。
强勇又开始摆弄起自己的“未竞事业”
来。
之前,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用“事实”
说通了包装部老老少少的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时候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惯例,也不一定对;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什么事什么规矩都可以拿出来修改的!
家具厂包装部打扫卫生的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它带来的效果却是不小甚至是轰动的。但要真正把这一做法彻底“落地”
,光靠做示范或摆道理,是不会长久的。
怎么办?给点做工的计价系数啊,给点马上愿意做起的师傅们一点甜头啊。这谈不上是“重奖”
了,至少也没有让包装部的人白干,也算是“奖励之下,必有回应”
吧。
这比起任何一个客户的投诉,哪怕是最轻微的,也要划算的多的多啊!
所以,当强勇把这个打算通过强征兵向强向西汇报时,他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包装部每天坚持打扫卫生的做法便通过奖惩制度被“定格”
了下来。
如果说在这第一个问题上的“大获全胜”
,就能够“乘胜前进”
地“推之而之”
,“唾手可得”
地获取第二个问题的成果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包装部一直以来,是个很奇怪的存在。不仅因为它是整个生产线的最后一卡而“举足轻重”
,更有意思的是,每个产品的包装方式是由每个班组自己定的,所以,这也似乎成了产品在市场的“不可替代”
的“个性”
。
所以当强勇在与班组的师傅们交流的过程中,感觉到他们对第二个问题的敏感性。他们的“意见”
不仅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有些理由还几乎把强勇给“绕”
进去了。
按师傅们的说法,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先是责任明确,谁的错谁也推不了别人的头上。如果一改,就乱套了。因为出货的产品不一定马上就被经销商销售出去的,而顾客买产品也有可能是暂时没有使用的,所以这个时间段会拖的很长。如果把之前“每个班组只包装固定的产品”
的“规矩”
破坏了,那就会分不清问题是谁的,从而“相互推诿”
,最终损失的却是莫尼卡的顾客和市场。其次,谁也不想背上抢另一个班组的活的骂名。有自己的产品就包,没有就“光明正大”
地去休息去放假,这几乎是“理所当然”
的事。至于公司的产能和效率等等,好像并不不是各班组要考虑的。相反他们觉得:如果冒然一改,那跟着产品“走”
的包装方式必然会“五花八门”
,给顾客和市场势必造成包装混乱的感觉。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师傅们的话,给强勇着实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一连几日,强勇都在之此“煞费苦心”
甚至“绞尽脑汁”
了,但一直就是“未得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