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搞这一套,《本能论》里头没有这个,你要相信《本能论》这个系统,你就别说我阳体质、阴体质。什么叫阳体质阴体质啊?我不懂。你说红眼病,不同体质的人吃不同的方子,再加上南方北方,有十个方子,东方西方呢?再来十个。我想这个科学性就越来越低了。
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非常的复杂,这不是科学。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搞得很简单,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大道至简嘛。
编者按:
破血排异法,应用非常广泛,其共性就是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多通道排异。
大黄代表引血下行、通过大小便排异的治疗思路。可以视情况加减栀子、牛膝、芒硝、茯苓、泽泻,桂枝等药物;如果已经化脓,则可用温和排异的薏米、桔梗、枳壳、败酱草代替大黄。
牡丹皮代表凉血活血破血的治疗思路。可视情况加减桃仁、芍药、红花、当归、川芎、黄芪等药物。
本能论中医的奇妙之处在于,只要按照顺势利导思路做到基本对症,即使大黄牡丹皮汤不做加减化裁(除化脓肠痈外),也会取得不错效果。请朋友们准确辨证,大胆应用,小病自治,利益有情。
下面是郭老给出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一、肘痈
辨证:肘部肿大,高烧,怕冷。
处方:
银花3o克、连翘3o克、牛子3o克(打碎)、桂枝3o克、麻黄14克、丹皮3o克、当归3o克、桃仁2o克(打碎)、甘草13克。
先用温水浸泡1小时,小火煎两次,每次3o分钟,把两次煎好的药液混合。
注:如果没有热恶寒,就把麻黄改成大黄(大黄单包,打碎,用其余几味药煎出的热药汤泡1o分钟以上,浸泡时搅拌几次,最后去渣)。
服用:
成人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1o至15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5至1o岁用三分之一,3至5岁用四分之一。其余酌量。
二、上部出血
辨证:流鼻血、咳血等。
处方:
栀子3o克(打碎)、大黄1o克(单包,打碎)、阿胶3o克(单包,烊化)。
取一个大碗,装入大黄。把栀子先用温水浸泡1小时,然后小火煎两次,每次3o分钟,每次煎出的药汤均趁热倒入装有大黄的碗中,泡1o分钟以上,浸泡时搅拌几次,最后去渣。再把阿胶用开水烊化后兑入药汤中。
服用:
成人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1o至15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5至1o岁用三分之一,3至5岁用四分之一。其余酌量。
三、中耳炎
辨证:耳道红肿、充血、疼痛。
治法:内服加外用。
处方:
银花3o克、连翘3o克、丹皮3o克、栀子3o克(打碎)、桂枝3o克、黄连2o克、甘草1o克、大黄1o克(单包,打碎)。
取一个大碗,装入大黄。把其余几味药先用温水浸泡1小时,然后小火煎两次,每次3o分钟,每次煎出的药汤均趁热倒入装有大黄的碗中,泡1o分钟以上,浸泡时搅拌几次,最后去渣。
服用:
成人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1o至15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5至1o岁用三分之一,3至5岁用四分之一。其余酌量。
注:溃烂以后,再用此方从大便排异就不行了,要支持它往外排脓,排完了就好了。
外用方:
黄连15克、冰片5克、丹皮2o克、麝香1克。均研末,用核桃油浸泡几天,滤出油。3~4次天,不管化脓与否都能滴。
文中方剂请正确辨证,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有诗赞曰:
破血排异治肘痈,
大黄丹皮建奇功。
鼻血耳肿红眼病,
还治肠痈牙齿疼。
血压偏高脑出血,
亦可救急显神通。
非关大医多奇技,
实乃排异趋势同。
须知本能生万法,
万法皆应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