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灼不忍心提醒文无尘,现在大家都是蓬头垢面的样子,浑身还散着味,真的没必要再瞎臭美。
明南知看见秦青灼出来眼睛一亮,连忙把相公带回家。
秦青灼吃完饭沐浴后直接睡了三天三夜。
铁打的身体也禁不住这般煎熬,他抱住了娇弱的自己。
明南知见秦青灼还赖在床上,笑吟吟的看他:“相公身子可缓过来了?”
“睡多了头晕。”
秦青灼装柔弱。
明南知把秦青灼的头放在自己的胸膛上,伸出手给秦青灼按了按。
秦青灼得寸进尺红着脸埋胸。
“相公辛苦了,这几日我就不去回春堂了,陪着相公。”
“真的?”
秦青灼瓮声瓮气的问。
“是的,相公。”
明南知听说会试的考生极为辛苦,他对秦青灼很心疼。
考生回到家中有的生了一场大病,有的一连昏睡不醒,等几日缓过来后,书生们又开始聚友谈论会试的题目。
“前面的难度和去年的难度差不多,但是这个策论太难了!”
此言一出引起书生们的共鸣。
“就是如此,我答完了策论,然后把题目和自己的答案告知家中的长辈,长辈说我的策论太平常了,朝臣们都能得出这样的答案。”
一个书生悲鸣:“我不曾想自己读的四书五经在面对这道题当口,迟迟动不了笔。”
“这样的题目很难有新的点子。”
……
贡院的官员把试卷密封起来,然后有专门的人誊写这些试卷,和考生有关系的大臣不能进行阅卷。
这么一来,朝廷中能阅卷的官员就少了许多。
连留向诸位官员拱手:“本官废话也不多说了,希望我们同心同德为国选拔贤才。”
来阅卷的官员大多出自翰林院,清流之辈。
“连大人放心。”
连大人开始阅卷,连大人认真的给每张试卷打上等级。
考生们都是过关斩将来到了京城,在《四书五经》的背诵完全不是难度,现在最难的是对其的理解,而且会试可不是只考《四书五经》,会试的题目更加灵活多变。
到了策论,有的考生更是答得一塌糊涂。
连大人皱着眉头。
“我观试卷,大多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一位大儒摇头叹气。
“千篇一律也好,我这里还有考生张冠李戴。”
一位官员苦森*晚*整*理笑连连。
有一位官员拿到一张试卷,眼睛一亮:“我找到一张好试卷,文章写得很有条理,又富有文采,还有自己的创新,对农政和财政的问题回答得很深入,此文目前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