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烽火山河百度百科 > 第二章 招抚流民(第2页)

第二章 招抚流民(第2页)

这次招抚的对象最大的一股势力便是神一魁了。此人原是陕西榆林镇的一名边军士兵,崇祯三年冬天因为朝廷拖欠军饷,无法维持生计,他便和自己的哥哥神一元一起拉了三千多边军在宁塞堡扯旗造反。这股义军因为都是军人出身,个个能骑善射,战斗力远饥民组成的造反队伍。因此,他们起义之后一度纵横陕北一带,很快便展成了陕西“流寇”

中最强的一支队伍。后来神一元作战中阵亡,神一魁成了这支队伍的头领。

吴甡来到陕西以后,杨鹤就有了“当家做主”

的本钱,所以他马上重点开展对神一魁的招抚工作,派人去跟神一魁谈判。他让人传话说只要神一魁肯接受朝廷招安,就给他封官,手下人都给钱粮回家种田。神一魁造反本来就是因为欠饷导致无以为生,现在朝廷给钱给粮还给官儿当,造反的意志很快便动摇了。这年三月间,神一魁带领部下五千多骑兵跑到宁州(今甘肃宁县)接受了杨鹤的招安。杨鹤给神一魁封了个守备的官儿,其余领都编入明军,下面的士兵则一人给了二两银子,全部遣散回家了。

到了崇祯四年的四月份,陕西境内的主要“流寇”

已经被招安得差不离了。此次的招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

可杨鹤却高兴不起来。

先,杨鹤心里清楚,这些“流寇”

能被招安,靠的就是吴甡带来的那十五万两银子和二万石粮食,可是陕西饥民遍地,数以百万计,就这点儿钱粮,那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想让崇祯再接着拿钱赈济,基本上等于是在铁公鸡身上拔毛,想都不用想。试想一下,这陕西地界连年灾荒,地里都长不出庄稼来,等这点儿救济钱粮用完了,灾民们还得揭竿而起;

再者,陕西的各路官员们反对他招抚计划的人也很多。这里面反对该计划尤为强烈的当属延绥巡抚洪承畴。这老洪虽是经杨鹤的提拔保举才从粮食局长的位子升任延绥巡抚,但他骨子里还是瞧不上老杨。他认为老杨就是不会用兵、怕打仗,所以才搞出来了个所谓的“招安”

。老洪认为,这些“泥腿子”

们没一个好东西,全是脑后长反骨的反动分子,只有杀光他们天下才能太平无事。因此,老洪在自己的辖区是自行其是,根本不管杨鹤的具体部署。到了崇祯四年四月下旬,老洪不请示不汇报,自己策划了一场“鸿门宴”

,把已经接受招安的三百多“流寇”

领叫来赴宴,然后席间伏兵杀出,把这三百多人杀得是一干二净。这事儿一传开以后,已经接受招安的各路人马纷纷躁动起来。杨鹤急得直跳脚,但却也无可奈何。

不出所料,到了这年的五月份,本来已经接受招安的各路头领再次举起反旗。本来就反对招抚的陕西官员纷纷上书朝廷,他们说老杨对流寇一味退让,不敢压制,才导致流寇轻视朝廷,故而降而复叛。

此时的杨鹤已经感觉情况不妙,自己再在陕西呆下去非得把老命断送不可,于是在七月间给崇祯上了一封奏折,可怜巴巴地说:“臣自历任三年余,无一日不在多凶多惧之中”

,又说自己“日复一日饮食不进,形容渐枯”

。卖完惨以后,老杨直接提出了辞职,并且推荐由洪承畴来接替自己的总督位置。不成想,崇祯的批复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还着悉心料理,不得遽求卸担!”

这下可把老杨给急坏了,他知道跑路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出路只剩下尽量先安抚住义军队伍里实力最强的神一魁。只要他神一魁不反,陕西的局面就还能勉强维持,自己也不至于被逮京问罪。

然而,这老杨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在九月间,神一魁部再次扯上了反旗。

要说原因,就因为当初老杨招安神一魁的时候,只给神一魁封了个守备的官职,而他手下的大小领们都没捞到一官半职,这就让大家伙都很不满意。再后来,洪承畴杀降的事情传来,大家更加觉得朝廷根本他妈的靠不住,与其等死,不如主动造反,或许这样还能留条出路。神一魁虽然暂时还不想造反,但已经压不住下面弟兄们的怒火了。

神一魁部接受招安以后,被杨鹤安插在他们原来起义的宁塞堡,受宁塞堡守将吴弘器的管辖。五月到八月间,神一魁带领弟兄们三次和入塞抢掠的蒙古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战后论功行赏,每次吴弘器都是奖赏只给自己手下的明军,神一魁的手下连一个子儿都没捞着。刚开始,神一魁还极力压着下面弟兄们千万别闹事,但次数多了,他也压不住了。到了八月间,吴弘器又一次施展之前的老套路,对神一魁的部下有功不赏,神一魁手下一个叫茹成名的汉子终于按不住火了,挥起老拳把老吴痛揍了一顿。他心想,敢情老子是后娘养的啊。

此事生以后,已经深陷“养寇”

指责的杨鹤,不敢再偏袒这些昔日的“贼寇”

了,反而要做出严厉的样子来——他逼着神一魁把茹成名押到总督府,然后将茹成名凌迟处死。这一下,神一魁的部下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他们不但恨杨鹤,恨老吴,甚至也对带头大哥神一魁产生了深深的不满情绪。到了九月间,神一魁的部下终于哗变,挟持着神一魁重新竖起反旗。再次造反以后的件事,就是把这位“狗眼看人低”

的老吴给逮住宰了,他们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神一魁部再次造反的消息传到总督府,老杨知道,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剩下的就只有被逮京问罪一条路了。他想想这事儿心里就哇凉哇凉的。果然,到了十月间,崇祯下旨,将杨鹤革职,并派出锦衣卫将杨鹤逮捕回京问罪。最后经过一番审判,老杨被判了个流放袁州(今江西宜春)。他在袁州度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涯后,便在郁郁寡欢中绝望地死去了。

按理说,这老杨的招抚计划是经崇祯批准的,之所以最后招抚全盘失败,主要原因并不是老杨太无能,而是由于崇祯舍不得投入更多的钱粮进行赈济。崇祯对洪承畴的任意妄为、杀降激变的举动,崇祯也没有任何处置,反而予以了肯定。结果就是陕西到处都有官员学老洪的样子杀降邀功,最后终于导致“流寇”

愤而再次造反。说白了,崇祯才是招抚全盘失败的最大责任人,但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有错的,错的永远是下面的执行者,他自己则必须是“英明圣主”

的形象——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甩锅”

思维。而在这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官员成为他的“背锅侠”

老杨被逮京问罪后,他极力推荐的洪承畴被崇祯任命为新的陕西三边总督。随着老洪的上任,一段段血腥的历史即将上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