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嗣昌也不是只有小聪明,他干过户部,也干过兵备道,对军饷和练兵的问题颇有见地。因而崇祯十分赏识他,一路把他提到了宣大总督的高位上。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杨鹤去世,杨嗣昌才辞官回家“丁忧”
。
但是,崇祯感觉朝中实在无人可用,因此不等杨嗣昌“守制”
期满,就急匆匆地对他“夺情起复”
。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杨嗣昌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开始主持全国的军事工作。
杨嗣昌一上任,很快就提出了一个全盘的战略计划。他认为,目前大明朝内忧外患,两线作战力有不逮,攘外则必先安内。对关外的大清,应当力主议和,争取到喘息之机,从而能集中力量清剿内地的“流寇”
。
那怎样清剿“流寇”
呢?杨嗣昌也有一套计划: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个主要战场,即“四正”
,这四个区域内的官军主要负责野战、追剿;以延绥、山西、山东、四川、江西和应天为六个辅助战场,即“六隅”
,这六个区域内的官军主要负责守卫要冲和围堵。“四正六隅”
合起来,就是“十面张网”
。
这个计划很庞大,也很完善,但有一样没法解决,那就是军饷。
按杨嗣昌的计划,需要增加军队十二万人,户部一核算,这十二万人一年需要增加军饷二百八十万两。这对于国库已经底朝天的崇祯来说,简直是个无法接受的数字。不但他挠头,户部和内阁也挠头,议来议去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杨嗣昌提出的解决的办法则是简单粗暴——不分贫富,按田亩加征“剿饷”
。
这个方案一拿出来,立马就遭到了孙传庭的强烈反对。老孙马上上书崇祯,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老孙说,我在西安三卫搞“清屯”
,效果很好,既能保障粮饷,又不加重百姓的负担,现成的作业为什么不抄?如今“流寇”
祸乱天下已经十年之久了,各地残破不堪,朝廷又加征了“辽饷”
长达二十年时间,每年加征的“辽饷”
比正税还多,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被逼得造反。现在老杨嘴巴一张就要再加征二百八十万两的“剿饷”
,老百姓雪上加霜,更加没有活路,只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流寇”
,天下不会再有太平的时候了。
崇祯看了老孙的奏折,也觉得有道理。但杨嗣昌的一句话让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下三个月苦死工夫,了十年不结之局。”
崇祯最终下定决心,全国田亩在原有加征五百二十万两“辽饷”
的基础上再加征二百八十万两“剿饷”
。为了安抚人心,崇祯又打了一通包票,说“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又说要“遍集官吏,严行戒饬”
,力争做到“贫富均纳”
。
其实,怎么可能“贫富均纳”
呢?先田地最多的朱家人就不会出一两银子,其次有势力的官绅豪强也有的是办法把加派转嫁到屁民头上。第三,地方上的官吏也绝不会放过这搞钱的机会。朝廷要加征二百八十万,他们非要榨出屁民十倍的钱不可。这样的话,底层的百姓们可就没什么“活路”
了。
就这么一个“增兵加饷”
的大事落实了,那又由谁来来做这个“十面张网”
的总指挥呢?
此时原来的“五省总理”
卢象升已经被调去当了宣大总督,以防备清军。继任的王家祯能力又差的一批,老杨看不上他。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杨嗣昌最终选中两广总督熊文灿。
熊文灿原来是福建布政使,崇祯元年(1628年)的时候,纵横福建沿海的大海盗郑芝龙主动前来表示愿意归顺朝廷,老熊就坡下驴,把老郑这股势力给招安了。之后几年,老郑打着官军的旗号打击各路海盗,表面上是为朝廷肃清海疆,实际上是消灭了各路竞争对手,取得了福建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他因此了一笔“横财”
,老熊也跟着沾光刷政绩,一路升到了“两广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