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烽火燃山河是什么意思 > 第五章 杀出重围(第2页)

第五章 杀出重围(第2页)

而高迎祥他们,偏偏就走进了这样一个极其凶险的地形中!

陈奇瑜一看这不是“天赐良机”

吗?他岂能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他马上调兵将子午道两边的出口给封堵住了。这下,西路义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被围的义军大约有四万余人,他们可谓是进退两难。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又连下了七十多天的雨,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

。如果再这样困上一段时间,不用官军剿,自己就要饿死、病死了。

千钧一之际,义军队伍里的“闯将”

李自成挺身而出,他表示要走一着“险棋”

。李自成此人让手下把自己给绑了起来,然后主动跑到陈奇瑜营中请降。当然了,李自成的一这一招“险棋”

说白了就是“诈降”

。他想以此为义军队伍抢得一线生机。既然是“与虎谋皮”

,那就是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稍有闪失,脑瓜子就得落地。这足以证明李自成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战将了。

陈奇瑜毕竟不是洪剃头那样心狠手辣的人物,他被崇祯从延绥巡抚位子上一把提升到五省总督,满脑子只想着尽快平定“流寇”

,以报皇恩。现在“流寇”

已成瓮中之鳖,真要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但反过来说,若真的围剿,难免会让其作“困兽犹斗”

,到时官军损失必然也会增大,倒还不如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接受他们的投降,将其遣散回家。这样一来,官军既没有大的损失,自己也可以向朝廷交差了。而此时,被围的“流寇”

为了保命,拿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将陈奇瑜身边的将领都贿赂了个遍。大家都得了“好处”

,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跟“流寇”

拼命了。

事已至此,陈奇瑜马上写了奏报,飞马送到京城,请崇祯定夺。

此时崇祯的日子过得并不消停。就在这年六月,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征讨察哈尔部林丹汗。不成想,林丹汗这厮却直接跑路了。这么一来,八旗军就摸到了大同、宣化的门口来了。到了七月份,后金兵开始进攻大同、宣化,两镇的长城隘口多处被攻破,后金大兵得以入塞劫掠,搞得崇祯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他一心想尽快解决“流寇”

问题,好把围剿“流寇”

的大军抽出来加强北方的边防。就这样,他很快便批准了陈奇瑜接受投降、并将“流寇”

押解回原籍安置的计划。

当朝一把手一批准,事情也就好办了。陈奇瑜马上开始部署“招抚”

计划。他要求各路义军从子午道东口依次出栈道,每一百人编为一队,每队派一名军官为“安抚官”

,押送他们回原籍。至于押送回原籍的路线,陈奇瑜思虑再三,决定走汉中到宝鸡的陈仓道。因为陈仓道沿线经过沔县、略阳、徽县、两当、凤县等地。这些地区都有明军驻扎,更为方便监视“流寇”

,也方便各县供应粮食。而如果走子午道或傥骆道直接去关中,沿途没有州县和驻军,不便于监视,粮食也无法供应。

七月底,四万多义军6续进入陈仓道。经过十多天的跋涉,终于走出了八百里陈仓古道,到达了宝鸡,完全摆脱了险境。到了这时候,义军马上撕下伪装,一夜之间将四百多名“安抚官”

全部杀光,然后以“乞食”

的名义要求宝鸡县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知县李嘉彦早就听说了好几万“流寇”

跑到了宝鸡境内,知道来者不善,任他们怎么叫唤就是不开城门。义军于是直接撕下伪装攻打宝鸡,结果被李嘉彦击退。见打不下宝鸡,义军就撤围而去,连续攻克了没有防备的麟游、凤翔、扶风等县。三秦大地这才刚消停了不到两年,从此又烽火连天了。

当陈奇瑜听说了“流寇”

出了栈道就翻脸复叛,攻掠关中的消息后,一时被吓得面无血色。他深知自己犯下的这弥天大错,都够被拉到菜市口砍上好几回的。要保住自己的脑袋,只有一个办法——甩锅。

于是乎,陈奇瑜一封奏折上去,反告陕西巡抚练国事“安抚不当”

,又告宝鸡知县李嘉彦“杀降激变”

,连带着把帮助李嘉彦守城的宝鸡乡绅孙鹏等人也给告了,把锅甩得是一干二净。

而崇祯这边呢,知道消息后虽然很气,但陈奇瑜是他任命的,受降招抚的计划也是他批准的。如果处罚了陈奇瑜,不等于打了自己的脸么?于是,一道圣旨下来,把练国事、李嘉彦、孙鹏等人全部逮捕下狱,让他们当了“背锅侠”

。但这样一来也彻底激怒了陕西的各路官绅。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崇祯喊冤,然后又大造舆论,弄得整个朝野上下都对陈奇瑜这个“甩锅侠”

一片不满之声。

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陕西的“流寇”

已是遍地开花了,各州县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来。崇祯因为陕西的一片烂局,对陈奇瑜失去了信心,最后下旨将陈奇瑜革职查办,最终被判了个流放充军。

陈奇瑜这货是倒了,但练国事、李嘉彦、孙鹏等人却未能迎来平反的机会,反而跟着一起被判了流放充军。

“流寇”

们自从逃出生天以后,并没有就此消停,而是在酝酿着更大的“计划”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