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飞城无处不飞花 > 第60章 女皇驾崩(第2页)

第60章 女皇驾崩(第2页)

“什么事?”

“你告诉他,我是因为吃了韦氏在饭菜里下的慢性毒药才死的……”

“啊!这,这是真的?”

他吓得脸色苍白。

她沉默不语。

“那,您知道饭里有毒,还吃?”

他疑惑不解。

“我的人生已经走完了,如若不是还有牵挂,我早该去了……记住我的话,快走,快走。”

她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瞪大了双眼看着他。

“嗯!我听你的,圣上,你别生气。”

他答应着,连忙接过了玉如意,揣在了怀里,沿着御花园出了宫门,直奔东市而去……

大圣皇帝倦了,看着他的身影,用最后一丝力气,拉好身上的锦被,放正了身体,微笑着离开了人世。

一直到阳光西斜,一阵风吹来,一个宫女走进了上阳宫,来到了殿内,看到眼前这一幕,不慌不忙地上前:“圣上,圣上。”

她喊了几声,觉没有反应,她又大胆地伸出右手,在她的鼻子下试了一下,确定她真的死了。

她这才匆匆来到殿外,放飞了袖子里藏着的信鸽,然后折回头,一溜烟地跑了出去,边跑边大喊:“圣上驾崩了,圣上驾崩了。”

一时间皇宫里人声鼎沸,都在传送着这个消息。

而那只放飞的鸽子,和小太监朱童正朝一个方向而去。

接到相王府飞鸽传信的时候,三郎他们已经在赶往东都的路上,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很多必然,当他们一行到了相王府,才知道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似乎有和没有他们都是一样。

大唐遵行的是周礼,其中一条是:父亲活着而母亲死了,只能为母亲服孝一年,而母亲活着父亲死了,就要为父亲服孝三年。这种礼法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

高宗上元元年,武则天上表高宗:“窃谓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今请父在为母终三年之服。”

她认为母亲生儿养女有万般辛苦,所以儿女应该重报母恩,父亲活着而母亲死了,应该为母服孝三年,与礼敬父亲一样。高宗同意了她的建议,立刻下诏施行。

女皇的葬礼由武三思主持,他有两个身份:一是朝廷的太傅,并行宰相职权;另一个便是女皇的侄子,相当于最有权威的皇亲国戚。

宫中候殡守灵,全是直系亲属的男子,出殡那天,动用了甲士兵丁,宫里太监,皇亲国戚,满朝文武,共计十万余人,队伍绵延数十里,从东都到长安浩浩荡荡。扬起的烟尘有几丈高。老百姓们站在山头上看着,有人问:“埋谁呀,这么大的阵势?”

有人就说:“是武三思他姑妈死了。”

姑妈在秦方言中也称姑婆。上千年传下来,长安附近的农民都称埋葬武则天和高宗的地方叫“姑婆陵”

它座落在长安西北8o公里的梁山。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乳山”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探究乾陵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及唐朝的两位奇人:一是袁天罡,另一是太史令李淳风。高宗登基不久,便命他们为其选一块造墓的风水宝地。

相传袁天罡接圣旨后,走遍大江南北,始终找不到让他心动之处。在一个浮云掩月的夜晚,他现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疾步奔上山峦,找准方位顺手摸出一枚铜钱,埋在了浮土下作为标记。

李淳风接旨后,也走遍了大河山川,未找到合适之地。一天,他沿着渭水继续东行,一座奇异挺拔的石山突然呈现在他面前。李淳风从南向北望去,这一座石山恰似一位少妇,双峰坚挺对称。李淳风惊呆了,快步上山,摆好八卦后拔下针扎入土中。

不曾想,他的那根针一丝不偏,正好扎在袁天罡所埋那枚铜钱的钱眼里。他们看中的竟是同一块宝地——梁山。后来,武则天把这座山辟为丈夫的陵地,起名“乾陵”

弘道元年十二月,在位34年的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就葬在这里,22年后,她也一同被安葬于此。

一同埋入地下的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在陵墓周围,建造守陵房屋365间,安排管理人员12o人,守护甲士3oo余人,一代女皇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在这里守陵近三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