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一读就懂的三国演义故事 > 第14章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第1页)

第14章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第1页)

且说董卓欲以铁血手段铲除袁绍,然而李儒却劝阻道:“时局尚未明朗,不可轻率行事。”

袁绍,手执利剑,毅然决然地辞别朝中百官,将象征着自己官职的节杖悬挂于东门之外,踏上了前往冀州的路途。

董卓转向袁隗,袁绍的叔叔,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你的侄子无礼至极,今日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暂且饶他一命。但关于废除少帝一事,你意下如何?”

袁隗深知形势比人强,只得顺从地回答:“太尉所见即是。”

董卓随即厉声宣布:“谁敢阻挠大计,必将以军法严惩!”

朝中群臣无不心惊胆战,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命令。

宴会结束后,董卓私下询问周毖和伍琼两人对袁绍逃离的看法。周毖分析道:“袁绍愤然离去,若紧追不舍,必激起其反弹。袁家四代施恩于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旦他集结英雄豪杰,势必对您构成威胁。莫如宽赦他,任命为郡守,这样袁绍既能感到欢喜又能免于责罚,定不会再有后患。”

伍琼也赞同这一观点:“袁绍虽有谋略,却缺乏决断力,确实不足为虑。授予他郡守之职,反而能赢得民心。”

董卓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不久便派人正式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初一那天,董卓请皇帝登上嘉德殿,召集所有文武官员。他手握利剑,面对众人宣布:“天子年幼无力,不足以统治天下。现在有一篇策文,需要向大家宣读。”

随后命令李儒读出策文:

孝灵皇帝早已离世,皇帝是他的继承者,全国人民对他寄予厚望。然而,这位皇帝天生轻浮不定,举止不端,丧礼期间态度怠慢:这些恶行已然昭示,他不配担任帝王之位。皇太后的教导没有母仪之态,治理国家混乱不堪。永乐太后突然离世,公众议论纷纷。三纲五常的原则,是天地间的纪律,难道就没有缺失吗?陈留王刘协,圣德卓越,行为规范严谨;在丧期表现出深沉的哀伤,言辞正直;他的美名和好评,全国上下都有耳闻:他应该继承大业,成为千秋万代的领袖。因此,废黜现任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交还政权。请推举陈留王为新皇帝,顺应天意和人心,以满足人民的期望。

李儒读完诏书后,董卓怒斥左右侍从扶皇帝下殿,强行夺走他的玉玺绶带。皇帝被迫面向北方长跪,自称臣下,听候董卓的命令。董卓还命令太后脱去华服,等待他的进一步指示。皇帝和太后都痛哭流涕,在场的大臣们也无不感到悲伤绝望。

就在这时,一位站在台阶下的大臣,无法忍受这种屈辱,他愤怒地大声疾呼:“奸贼董卓,竟敢犯下如此欺君罔上的大罪,我要用我的鲜血溅洒在你的身上!”

他挥舞着手中的象简,直接冲向董卓。这位勇敢的大臣正是尚书丁管。

董卓见状勃然大怒,命令武士将他拿下。尽管面对死亡的威胁,丁管仍然骂不绝口,直至最后一刻,他的神色依旧坚定无畏。后人有诗叹曰:

董贼潜怀废立图,

汉家宗社委丘墟。

满朝臣宰皆囊括,

惟有丁公是丈夫。

(在权力的暗流中,董贼悄悄策划着篡夺之谋,

汉室宗社,一度辉煌,却即将化作尘土和荒丘。

朝堂之上,群臣如被蛛网所困,无力挣扎,

唯有丁公,以铁骨铮铮,显露出真正的男儿本色。)

卓请陈留王协登上殿阶,群臣朝拜完毕后,卓命令将何太后、弘农王及其妃子唐氏安置在永安宫静养,并封禁宫门,禁止群臣擅自进入。可怜的少帝,四月才登基,到了九月便被废黜。董卓所立的新君是陈留王刘协,字伯和,他是灵帝的次子,即后来的汉献帝,当时年仅九岁。新帝即位后改元初平。董卓自封为相国,拥有无上的权力和威望,他的权势无人能及。

李儒劝董卓提拔一些名流以赢得民心,于是推荐了蔡邕的才华。董卓下令征召他,但蔡邕并未前来。董卓大怒,派人威胁说:“如果你不来,我就灭你满门。”

蔡邕恐惧之下,只得应命而来。董卓见到蔡邕后非常高兴,短短一个月内就三次提升了他的官职,最终任命他为侍中,对他极为亲近和厚待。

却说,少帝、何太后和唐妃三人被围困在幽静的永安宫之中,他们的生活逐渐陷入了匮乏。衣物和食物开始变得稀缺。少帝的心情尤为低落,泪水似乎从未离开过他的眼眶。

一天,当春光明媚之际,两只燕子忽然飞入宫中的庭院。这一景象触动了少帝的心弦,少帝随即吟诗一: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