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覆辙”
,所以在热热闹闹的头一拔产品货后,他在周例会上率先抛出了如何“外协”
的思路。
“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前几天看到仓库快空了,我还头疼怎么给经销商配货呢。总共二十家我们都有点吃力,以后咋办?咱们接着要开二百家,甚至更多的专卖店呢!没办法供货哪能行?!我觉得强勇这个点子好!不过需要配备足够的质检人员来把关的呀,要不后果不堪设想哟!”
颜如玉在为老同学强勇叫好的同时,也不忘“提醒”
他工作的重点。
“没错,颜总说的这个是重点,我也认真地盘算过。我们可以先将自己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再由他们到外协厂去做培训导师。我想,只要我们严格把好外协厂的按图施工这一关,我们的产能在短时间内十倍二十倍地增长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只要我们有充足的订单,大小家具厂家还是会踊跃跟我们合作的。”
强勇“散思维”
显得有备而来。这也立即赢得了包括颜如玉在内的所有莫尼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热烈欢迎。
说干就干。接下来强勇亲自“紧锣密鼓”
地来抓这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为了争取时间,他“双管齐下”
:一方面扩充质检力量,并进行强化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与周边有实力的厂商接洽,甄别定夺。
很快,效果就出来了。不到半个月,就有几家外协厂商开始供货了。
然而好景不长,当一个个外协厂商纷纷向莫尼卡供货如火如荼的时候,经销商们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了,他们拍回来的照片让一直处于兴奋中的莫尼卡上上下下“如梗在喉”
。
为此,强勇多次只身前往外协厂商仓库进行突击式抽查,结果却并没有现经销商们投诉的现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屋漏偏逢天雨”
。
正当这个时候,强勇收到一“耿直”
厂商老板的“投诉”
:说附近有一小厂在冒仿莫尼卡的产品投放市场销售呢。
强勇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不“杀一儆百”
将“后患无穷”
,所以他在接下来的周例会了马上提出不惜与对方“撕破脸皮”
对薄公堂的方案,但很快他自己就先打退堂鼓了。
原来,尽管莫尼卡的产品都及时申请了专利,但仍对冒仿抄袭者者“无计可施”
。因为家具的专利都只是外观专利,申请的审核时间长达一年,期间无论是谁做出同样的东西出来就算不得侵犯专利了。而等到专利申请下来,那款产品可能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这种让人“心灰意冷”
的结果,在家具行业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接下来,强勇明显感觉原本在跟自己合作的几个还算有点实力的厂商突然借故不接订单了,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合作中止。至于这些厂商是不是拿着莫尼卡的图纸“另起炉灶”
了,要真查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说就算查到了,又能怎么样呢?之前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
!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越”
吧!不断地更新升级产品,让这些胆敢抄袭冒仿厂商“疲于奔命”
,最终“倒毙”
在追赶莫尼卡的路上!
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实在太大,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研方面的投入,包括养活研团队的费用和源源不断开产品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经得起市场和经销商的考验。光厂家投入了、产品研制出来了还不行,最终还得拿到市场上去检验。这其中至少有两个标杆:一是消费者的接受与否,二是经销商的接受与否。
也许有人会说:消费者接受不就得了?还要考虑经销商的感受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莫尼卡的经销商跟其他家具品牌经销商一样,都是采取自愿加盟方式的,说白了就是让全国各地有实力有意愿的经销商来代表莫尼卡在一定他们所有的区域进行莫尼卡鞋柜产品销售。没有足够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就没有可观的营收利润;没有可观的营收利润,经销商的日常开支就无法支撑难以为继,所以精明的经销商们是决不会做那“无利不起早”
的亏本买卖的。当然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新产品越多越好,而是之后的投入越少越好,提到的回报越多越好。新产品一般价位高,但也存在工艺“不成熟”
以及消费者“不接受”
的风险。但是一旦商场进了货,那可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的哟!所以,他们并不希望把市场的风险都转嫁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在对新产品“吃不准”
的时候,宁肯迟一点、慢半拍地少赚一天半日的银子,也要尽可能不打无准备之仗啊!
横空出世的莫尼卡鞋柜产品,几乎让所有的经销商暂时忘记了市场的残酷风险,他们趋之若鹜、打破头来争夺市场优先权的行为,让莫尼卡的生产能力显得十分地单薄!
所以莫尼卡公司在以强勇为班子主导生产研的框架下,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时,一方面要提升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人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快莫尼卡鞋柜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当然也要做好加盟的经销商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的利益真正地与莫尼卡的利益“捆绑”
在一起,才能激他们为共同的市场和利润不遗余力拚搏的潜力!
时间过的真快。就在强勇带领自己的一票人马刚刚把眼前的问题一一化解得差不多的时候,各行业赖以盈利的最佳时段---十一黄金又要临近了!
作为莫尼卡的营销负责人,颜如玉自不必说,莫尼卡在市场的热捧她早早地就拟定了营销目标,那就是瞄准了接踵而至的下一个开店的高潮---十一黄金周。
这个时间段,颜如玉粗略地估计了一下,申请开店的经销商竟多达五百多家呢!这不是家具界的奇迹么?不要说是一个刚刚面世的小小鞋柜专卖店,就是几十年在家具界呼风唤雨的家具大品牌,恐怕也没有这样的市场号召力啊?!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