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演技六讲创造角色的灵魂 > 第十一讲(第1页)

第十一讲(第1页)

第十一讲

多谢诸位对《第十二夜》的评论。诸位所提的建议,我们也采纳了若干。我还曾猜测为什么没有人批评我。你们必须了解整个剧院的构架以及剧院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场演出,也要明白我们在剧院主要的工作方式,即合作。这意味着人们必须忘却自我,牢牢记住,剧院是一个整体。我希望你们在这里学习时,不仅要下功夫获取技术、感受氛围,还要切实地参与剧院的建设,因为毕竟剧院是我们工作的场所,我们为了创作饱受煎熬,我们代表了剧院;真正有分量的,不是个性或者个体,而是那个被称为剧院的庞然大物。所以,你们对《第十二夜》的所有评论或者建议,我都会洗耳恭听。每一句评论都很重要,因为它们诚实而又睿智,与整个戏剧的精神相一致。

我很抱歉每周才来一次,否则我只能跟你们见个面,空谈一番,无法实际去工作。

我希望你们把我所讲的应用于评论,因为,尽管听到了对这场演出的有见地的评论,我却看不出前两讲的要点是否被你们吸收了。举个例子,有人说莎士比亚的台词之美未能呈现出来。完全正确,但是你得知道,莎士比亚的台词说起来有多难,即使原文生动流畅,听起来也可能像呼救信号SOS,因为他的台词往往简短而又辛辣。哪一句台词都不能删除或者更改,有助于台

词表演的甚至不是演讲技术,而是演员内在的精神。它考验的是注意力集中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果注意力集中能够准确地与问题相一致,与写下这些台词的莎士比亚相一致,那么无论台词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还是简短利落得有若SOS,你都会有丰富的、无可挑剔的台词表达方式。

这不是技术,因为毕竟,学会法式朗诵——有时被称为诗歌朗诵的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这门艺术来自古典戏剧演员,彼时人们醉心于古典情感和古典形式的复兴。如今,在全世界,在所有其他艺术门类中,人们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表达方式,意在摆脱古典形式的束缚,只保留古典形式中的美、朴素与和谐。在所有其他艺术门类中,这种革故鼎新已告完成,舞台艺术却是个例外,它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作为古典时期第一人,塔尔马曾经怎样说出台词,现在台词还是怎样被说出来。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能认出这位法国演员,因为他固守僵死的形式,在表演中打起十二分精神,表现他对台词的理解,而他卖的力气本应效劳于更好的目的。

如果你听到某位导演说,“你说这些台词,应该是先扬后抑”

,你一定得知道,这是虚饰的、外在的手段,不是动于中而形于外,因为如果你有一个如此强烈的问题,你肯定无法闭口不言,你必然要高喊

:“我的王位换一匹马!”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3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c93e08405538b49c9757805ff69c6ecc78f"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0如果你刻意用低沉嘶哑的嗓音喊“我的王位换一匹马!”

,就是虚假造作,没找准情绪;这样演戏能够悦人耳目,却无从满足精神。所以,在世界风云变幻的过去二十五年间,我们真诚了许多,我们所求的是真实,而不是受到污染又经翻新的东西。我们更想要真东西,真而且新的东西……

……那三者强大得惊人。我试图将其传递并移植到演员的世界中。行得通吗?我们不妨以《第十二夜》为例。我想就此说几句话,但是首先,不要认为将那些东西付诸戏剧艺术是小事一桩。在音乐、建筑和绘画领域有过尝试,但在戏剧中尚无先例,因为我们一向墨守成规。也不要与文学思想混淆,因为文学艺术是自成一体的,拥有词汇、韵律、主干或曰方向,和长期情绪,但这是文学艺术。我们必须为戏剧艺术——演员的艺术——另辟蹊径,使之具备那三种属性。

我会以《第十二夜》为例,让我们放弃细枝末节,直奔最困难的关口:长期情绪。我把剧本发给你们。你们现在拿到了《第十二夜》的剧本。别再想莎士比亚,别再想他是经典作家,别再想世界顶尖的演员演出过这部戏;只需要记住,他写这个剧本是为了庆祝第十二夜,因此它也被称为《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TwelfthNight,or

WhatYouWill)。抓住这两个提示,我们接着往前走,尝试建立能够笼罩全剧的长期情绪。我提醒你们,想想“快乐的英格兰”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3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c93e08405538b49c9757805ff69c6ecc78f"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1、快活的精神,没有战争债务和无线电的生活。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现自己的快活劲儿。我们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喜欢张扬自己的心绪。无论如何,我有眼睛、耳朵和头脑,我了解那种快活劲儿,我也见过在兴高采烈、万事顺意的时候还矜持自制的人。快活劲儿就是快活劲儿。形式或有不同,但我们谈论的是一年中最欢乐的夜晚,所有人都应该释怀和原谅,纵情欢乐,别的一概不放在心上。这就是《第十二夜》的写作动机,演员无论何时出演这部剧,都不能忘了这种快活劲儿,因为本剧的名字就是《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无论何时观众召唤你,你都得拿出这种劲头儿,重现12月圣诞假期的第十二夜。

你知道,我旧话重提,是为了扫除你们心中不以为然的念头,非此你们无法重现莎士比亚在他的时代的创作。他构建了《第十二夜》的精神,将其凝结成一部戏剧。否则,初读此剧,你会觉得满纸荒唐,若不是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你恐怕要说:“嗯,不管怎么说,他是位经典作家,但还是很难相信他讲的这些事。”

你必须记住,在舞台上,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正确

的、真实的,就好像你在过狂欢节。在《第十二夜》中,没问题,一切皆有可能。毕竟,他有言在先,“各遂所愿”

你立刻发现你的眼界打开了,你看出一切皆有可能,你压根儿不需要假装。如果你能够发自内心地信以为真,就无须假装自己没有认出薇奥拉和西巴斯辛,也无须假装薇奥拉没有认出西巴斯辛;你能够相信奥丽维娅会婉拒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的爱情,却转瞬间堕入情网,爱上薇奥拉,后来,又一个转瞬……认不出她了。当你站在《第十二夜》的层面上,当万事万物都置于“快乐的英格兰”

之神的羽翼和指引之下,你会说,“嗯,那是可能的”

,而别的许多事情也是可能的。

现在你看到长期情绪怎样贯彻全剧,这些事怎样变得熟悉,表演怎样变得容易,我们如何像孩子般笃定地说出“这是城堡,这是国王”

,又是如何享受游戏般的快乐。

长期情绪与历史无涉,只跟人的精神有关。如果你以《哈姆雷特》为例来探索长期情绪,不要把历史纳入考虑范围。(我有幸三度排演《哈姆雷特》,倘若再排演两次,说不定对这戏能够有些心得。如果你考虑到《哈姆雷特》是反映人类真理的理想之作,完美地合乎你在人生、历史或其他任何领域的认知,你会发现这部剧是人类精神的集合,观之如对镜,完全不需要应用

真人信史。)我无意重现伯明翰乡村剧团(BirminghamVillagePlayers)演员身着现代服装演出《哈姆雷特》,我想说的不过是情绪。你在《哈姆雷特》中发现的人类精神,是对关乎正义、不公、爱、恨、背叛和戏剧的整个世界的完美映照;《哈姆雷特》于我而言就是《圣经》。在《圣经》中,没有什么是世间所无的。如果我把《哈姆雷特》搬上舞台,我就能洞彻这个世界。要容纳整个世界,并把它安置在一部戏剧中,需要天分,也需要超自然的心灵。我不知道这种超自然的心灵起于何时,我认为丹诺先生或者布赖恩先生也不知道它起于何时,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32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c93e08405538b49c9757805ff69c6ecc78f"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2但是它分明存在,莎士比亚本人就是最确凿的证据。如果在《哈姆雷特》中寻找距我们自身和我们当下的处境最近的内容,我可以准确指出是哪一场戏。那就是哈姆雷特教众伶人如何演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