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角色创造的概念 > 何谓剧本(第2页)

何谓剧本(第2页)

狗儿们为一根骨头打得不可开交。逐利之争,人亦难免,特别是骨头上还连着一块肉的时候。

然而大多数人倾力以求的是自己的精神理想。

世上的生灵,从微生物开始,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奋斗中。奋斗停息,生命即告终止。

创作呈献给世人的剧作家必须遵循这一法则。没有哪出戏会缺少源自观念、激情、情感和欲望的奋斗。在生活中,这种奋斗表现为一系列关乎意志的问题,由我们的智识和精神来决定,并由我们的生理器官来执行。

我心存高远——我要拼尽全力,一酬壮志。我坠入爱河——我要想方设法,打动芳心。以此类推,连最琐细的问题也不例外。

我想洗洗脸——我要借助毛巾和肥皂来完成这件事。

换言之,我们的整个生活是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而表述这些问题的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或曰论点):

我想

我做

没有这两个因素,剧本就无从谈起了。除非我们能够把这两者应用于角色的任何方面,否则我们有的不是剧本,只是堆砌的辞藻。

如果你拿到一部真正的经典剧本,你会发现,这两个因素可以应用于其中的任何角色。的确,棘手的情况在所难免,例如“我想讲述,我想解释”

——然而,一旦悉心参透这出戏的精神,你总能发现角色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动作。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遭遇两类问题:

主要问题,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会占据一个人的整个身心——比如爱情、野心……

次要或辅助问题,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比如请求、说谎、爱抚、劝服……

说到一部戏,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有一个,或者

至多两个主要问题,覆盖整部戏,几乎是所有角色的主旋律;再有若干次要问题为辅,以引发主要问题。

举例来说,在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TwelfthNight)中,主要问题是:如何得意尽欢,如何及时行乐。这个问题纵贯全剧,串珠成线。次要问题则协助推动主线的发展。

戏剧的头等大事就是开掘主要问题——要打造一部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排练时间有一半会奉献给这个步骤,但是一旦主要问题定下来,整部戏就轮廓清晰,融会于同一个目标之下了,这是每一部艺术作品都不可或缺的最必要的前提。不幸的是,许多剧作家对戏剧的文学性孜孜以求,逐渐淡忘了戏剧要忠实于“生活问题”

关于此类剧本,我可以举某些法国“浪漫主义”

、所谓“伪古典主义”

的,出自高乃依、拉辛甚至维克多·雨果之手的剧本为例,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11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1e2dfbe056a5f40dcc7ff05ff69c6654093"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1这些剧本卖弄长篇大论的台词与华而不实的独白——言辞丰赡,却没有展示“更好的生活”

,仅仅是呈现了一批浮夸、虚饰的人物,还被剧作家带入矫揉造作的伪悲剧或伪喜剧泥沼。

仅仅因为舞台如童话,诸事俱可为——有些剧作家就奉行他们的“书斋空想”

,罔顾“生活的真相”

,为演员和观众拿出的是向壁虚构的主要问题。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展示新奇的、“机变百出”

的情境——而

不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结果,演员的表演生硬刻意,“戏剧化”

与“做作”

成了同义词。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所有虚构的人物都像暴风雨本身或者花草树木一样平实自然,因为其间的人类情感反映出了大自然本身的特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