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兵败,刘裕却力挽狂澜大破卢循。
本应无地自容的刘毅却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大抢风头。
西池的庆功宴上,或许刘毅是想突出“文化人”
的气质,竟大放厥词,赋诗云道:“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
“正始”
乃三国曹魏的一个年号,这个时期是“名士”
文化萌芽时期,以至后来在两晋泛滥成灾,一不可收拾。
刘毅显然在内涵“正始名士”
要比“战国名将”
要“风流”
多了,这醉翁之意都快明指刘裕一介匹夫比不上他这个“正始名士”
文化人。
这种比喻简直“脸都不要了”
,明知武功不竞,仍旧嘴上不服“我读过的书都够火化你刘裕十八遍了”
。
讽刺的是,就这样一个“小丑”
,却被一众“骚人”
纷纷叫好。
可怜东晋最风流,文人们还就吃这一套。
刘裕很无奈,他实在融入不了这样的氛围,只能由着刘毅逞口舌之利。
刘毅由此找到了成功“钥匙”
,常示风流以众人,打着这样的名号,笼络了建康不少有识之士的心,就连尚书仆射谢混也在其列。
出身陈郡谢氏的谢混是谢安的孙子,孝武帝的“禁脔”
,乃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人,号称“风华江左第一”
。
其文化程度很高,单看其写出的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就知不简单。
除了文学造诣外,此人办事能力亦是极强。
据说他去审理案件,只是把诉状口供看了一眼,便能做出公正的裁决。相府的杂事繁多,他亦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从没有生过错误。
如此才华,如此能力,的驸马爷,刘裕怎会不油然生出一股惜才爱才之心,早早的将之召入幕府。
为了笼络此人,刘裕在取得左里之捷后,特意生擒了谢混的杀父仇人张猛,将其送给谢混。
谢混为给父兄报仇,刳仇食肝,成为一时的美谈。
付出了如此之多,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谢混的心,让刘裕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自己付出再多,仍旧无法消弭与世家大族的隔阂。
既然早已下定决心与世家大族开战,那么你们倾向谁我便将之打倒在地,从根源上斩断这种阶级的隔阂。
刘裕婆娑着手里的那本《春秋左氏传》,木简之上赫然出现的篇目是“郑伯克段于鄢”
。
通过政治手段杀人并非易事,因为有些人不是说杀便能杀的。
政治斗争并没有电视剧里那般快意恩仇,奇计良谋,更多的是一名政治家的城府,既:大方向要准,过程要缓,出手要狠。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一定会是这样做的。
温水煮青蛙才不会引起激烈的反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