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笑话,袁绍虽表面尊奉,可哪会听天子调兵?”
“是啊,张俊,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在这胡言?”
钟繇亦是摇头,本以为张俊真有本领,没想到竟说出这等胡话?
袁绍若是能奉旨,那朝廷早就讨平天下了,哪还有今日之事?
只见张俊同样抚掌大笑:
“诸君皆小儿之见也,不足与高士共语,我先走了!”
说完便起身要走,满堂书隶更是不屑:
“狂悖之徒,赶紧滚。。。”
然而此刻的钟繇也是病急乱投医,见张俊这么自信,亦忍不住上前拉拢:
“好了,张俊,你有什么话就快点说完,别在这故弄玄虚了。。。”
天子刘协还在长安之时,这钟繇就多次献计,方有迁都许昌事情。
换句说,此时的钟繇,乃是真正心系汉室之人,与荀彧一起,皆为汉廷肱骨。
若非如此,张俊也不会挑钟繇来献计了。
毕竟直接跟曹操郭嘉他们聊,哪怕计策再好,也是白搭。
“哈哈,钟尚书,可叫他人出去,我方有下言!”
钟繇一时脸黑,可情急之下,也只能先满足张俊,心想一会说的不对,再撵张俊不迟。
“你们都出去。。。”
众书隶闻言,不禁边骂边走。
“尚书,别听他。。。”
“是啊,这小子满嘴胡话。。。”
待众人退去,张俊方才开口:
“河北袁绍自然不会出兵相助,然天子之诏却可探其心意。”
钟繇一时顿悟:
“有理,张俊你小子果然有些韬略!”
宛城大战,本就展示了张俊的水平,否则钟繇也不会跟他浪费时间。
张俊继续说道:
“袁绍当年欲奉河北刘虞为帝,后来刘虞不从,方才作罢。”
“可见袁绍早有不臣之心,正所谓天无二日,他又怎能忍受袁术称帝?”
“若得天子讨贼之诏书,袁绍必定表态遵从!”
钟繇暗自点头:
“此话不假,得其表态,便可安定人心。”
“不过,仅得态度,是否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