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波风水道教鬼怪作品《潇湘风云传》系列第二十七回)
小说27·神鬼论
作者:孙晓波
独白:神是虚无缥缈,无人可及,鬼是万物之恶,不寒而栗。然而所有人都崇拜神,惧怕鬼。因为神总是善的化身,而鬼就成了恶的起源了。其实无论神也好,鬼也罢,都只是换了一种不同的身份而存在,其本义还是自己独立思想存在的,也也有神经,鬼也有讨厌鬼、死鬼。从宗教道义,风土人情,人物地理志,上升到哲学的观点,深入浅出的以哲学的角度来解读神鬼一念间的差别,是我本章小说内容的初衷。神与鬼,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的关系,换过来也可以成立,也就是太极阴阳互换的原理,任何事物,换做对立面来看待,一切不可理解的不解,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下面章节的内容,续《五行关》中来到白若村未完的情节,开始我神鬼论的观点来解读的故事:
看到湄江山底那抹白,从无数黑色凶魂里释放的那抹白,王秋的话,给了我一些提醒,让我想到了当初在觉势篇中看到的话!
觉势所讲的,就是关于风水格局的,有着天下所有吉凶之局的注解,当然更是有着对风水道脉的阐述,那上面就曾经描述过这些魂。
注解说,凡灵气充盈之地,都有气脉蛰伏,气脉开智凝魂,白色为灵,黑色为凶,灵魂养地为灵脉,滋养万物,凶魂吞噬天地之气筑凶脉!
灵脉的事情我曾经听爷爷说起过,说无论是大山还是大河,都是有脉存在的,就像我神州大地是以昆仑和黄河为的龙脉一样。
巍巍昆仑,华夏之根。浩浩黄河,母亲之歌。
龙脉若是断了,势必亡国。
但是这个时候,结合我看到的以及觉势篇中所讲的,我觉得应该是说的是魂。山河有灵魂则养人,若是凶魂则会成为恶土。
当时我还很好奇,因为站在道观上的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白若村充斥着寂灭的气息,就连四周的苍莽山野,也都是光秃无物的。
这倒不是因为冬天的原因,因为即便天再寒冷,都是有着草木存在的。但此处的山野却是光秃秃的,就连石头,都是充斥着死气。
想来,就是因为那些凶魂的原因!
偌大的白若村,方圆数十里,没有丝毫的生气,原来都是这些凶魂搞出来的!
魂有凶,则也有灵!
看了一圈之后,我终于是看到了那灵魂,它就在湄江山的山底,静静的蛰伏着,如同一团乳白色的雾气一样。
“那就是生路!”
当我说出我看到了灵魂的时候,王秋顿时就激动了起来,费尽心思观天象。占卜卦象,终于是找到生路了。
“但是,这真的是生路吗?”
这是我心中的疑问。想到了我也就问了出来:“怎么个生法儿,难不成我们都跑到山的底下去?”
“猪!”
王秋再次骂了我一声:“我们当然进不去,但是却能让它出来,灵魂就如同灵脉之地的母祖,万物都是她的孩子,包括这白若村都是蒙受着它的恩泽!”
“然后呢?”
我看到无为子已经站起来了。
“道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那魂同样是如此,如果它出来,也就会将无为子恶念之身夺走的道运给夺回来,懂了没有?”
“懂了!”
我点点头:“但是要怎么将它释放出来?”
这是棘手的问题。
“自己去看!”
王秋说完之后,已经是小心的戒备了起来。
之前,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在伤到无为子之后赶紧离开此地,但是因为那些乌阻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所以我们不得不留下来。
而且,当无为子出现了之后,那些乌结成的牢笼,显得异常的结实,王秋尝试了好几次,都是没能破开。
“自己看……”
此时,被黄泉骨所伤的无为子已经朝着王秋再次的走去,所以我必须要抓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希望。
我看过去了,看到了灵魂,同时也是看到了四头蹲在地上的虎豹,他们全身都是充斥着黑色,分列四方将那灵魂围困了起来。
我知道,那四个东西都是镇宅石,显然是被清风弄出来的,所为的就是控制住灵魂,以便于方便他们夺走道运。
而且,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他们还在蚕食着灵魂之气,因为那灵魂身上的气息正在被他们一点一点的抽走着。
虽然宛若抽丝剥茧,但架不住时间的长久,如果不将四头镇宅石杀死,那灵魂总有一天会彻底的消失,毕竟它已经无法顺利吞食天地之气了。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去杀死那四头镇宅石!
可怎么冲出去,这座乌编织而成的牢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