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振动监测数据出来了,我正在传送到你那边。”
政委邱义军的声音从头盔里的骨传导耳麦传来,带着电子滤波器特有的沙沙声。
面前的军用加固电脑屏幕上,三维地质模型正以千倍慢重演着撞击瞬间。
玄鸟弹体穿透最后三十米混凝土层时,暗红色热流在碳化钨头锥表面激起的马赫环。
为了保证命中,次射仍然选定地下混凝土工事作为靶标,而那个模拟的核弹射井则被挪到了后续测试中使用。
王宏让轻轻拖动鼠标,将模拟出来的弹着点周围五百米的地质断层逐层剥开。
锥体前缘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让模拟指挥所的支撑梁像融化的巧克力般扭曲,这让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钨合金穿甲弹击穿十层钢板的慢镜头回放。
“好家伙,弹头侵彻路径周边的局部区域出现密集破碎带,侵入面上呈现径向裂缝与环向裂缝交错的破裂现象,并与侵入面的裂缝带一起构成了米一级尺寸的破碎坑……”
艾小锋的防护面罩蒙着水汽,声音却透着亢奋: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混凝土靶的破裂度能过5o%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混凝土不具备很强的弹性,因此15%左右的破裂度就足够认为整个靶标被摧毁。
至于5o%……
就连这个数字具体代表什么概念,都得专门寻思寻思。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靶标此时的样子了。
“乘波体构型在末端俯冲时形成的激波锥,把弹道末端的动能密度提升了47%。你看这个——”
王宏让调出损伤图谱,可以看出用紫色表示的混凝土层里,狰狞可怖的蛛网状裂痕几乎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
而在侵彻通路周围,则直接出现了大量压剪裂缝带,仿佛那一片空间中的混凝土从未存在过一般。
“构筑物上表面取样点的平均振动度幅值达到75。4ms,下表面取样点也有21。9ms,这还只是侵彻过程,如果再考虑装药……”
说到这里时,王宏让犹豫了一下:
“不对,这个破坏力已经和爆炸过程类似了,即便考虑装药,也只是会对构筑物内部造成更大范围的损伤。”
艾小峰则在旁边接上了话:
“或者……也可以针对深度更大的目标。”
常规钻地弹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侵彻和爆炸两个步骤,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动能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引爆装药,可以通过类似“隔山打牛”
的原理,对无法直接达到的深度造成破坏。
“更大深度……”
三号靶场这个靶标的3o米深度可是实实在在的混凝土,折合普通土层计算的话至少相当于7o-8o米的标准。
比这个规格更高的目标,全世界总共也就有数的那么几个。
再考虑到2ooo公里的射程……
王宏让似乎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就在说话之间,防护甬道门口上方的红色警示灯突然变绿,同时喇叭里也开始响起一阵提示音。
这是准许作业的信号。
一行十二人打开防爆门,乘车来到三号靶区内部。
同样是因为没有引爆过程,所以地下部分没有产生大尺寸空腔,地表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
即便如此,王宏让迈出的每一步仍然小心翼翼,花了十几分钟才终于来到命中点附近,并打开了头盔侧面固定着的战术手电,俯身向下看去。
“我勒个去……”
位于队伍最后的一名中尉率先出感慨。
循着冷白色的光柱,直径数米的锥形破口映入所有人眼帘,如同被天神之剑刺穿的地壳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