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君就在他们争吵时把碗筷收拾完了,她知道了,嫁到这个家里,等待的不是幸福,应该是磨难,可又能怎么样呢?已经这样了。
这一年,玉君二十岁。
这一年,是一九六九年。
(三)家事
结婚的时候,四姐跟四姐夫也来了,梅强送了建国一个钱夹做礼物,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结婚礼物还是头一次听说,估计也是全屯子头一份了。
他跟四姐吃了饭就回农安了,骑着自行车,也真是远,说是得三四个小时才能到家,建国想,要是你自己的话,估计两个小时也差不多,可你还得带一个人呢,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钱夹挺好,是挂在腰上的,那种人造革的材质,上面有一个小开关,一按就开了,再一摁就关上了,建国很喜欢。没想到,让宝昌老头给看上了,一句话,就挂在了老头的腰上。
建国问:“大爷,你腰上别个钱夹干啥?”
“你管得着吗?别结了婚就啥话都敢说。”
建国没话了,后来把这事儿跟梅强说了,梅强就又送了他一个。
建国不想家里人合住,有诸多不便之处。他们两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大哥大嫂一样分家另住,能有自己的房子。
可是小脚的娘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嘴里说是玉君是自己的侄女,还没有亲近够呢。其实是看上了过礼的钱,这钱要是不吐回来,她是怎么也不会放过的。
她有她的办法,借。今天缺洋火了,“玉君,没洋火了,家里没有钱,先借几毛,哪天有了就还。”
明天小姑子没头绳了,“玉君,你老妹要买头绳,家里没有钱,先借几分,哪天有了就还。”
可是从来没还过。
就连分家另住的大伯子也来借。
玉君却不过面子,虽然心里不愿意,也不好意思。
大哥建民,比建国大了六岁,娶个媳妇姓赵,怕媳妇出名儿。
邻居总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那娘们儿破口大骂,却很少听见建民敢还嘴。
高家并不是大土龙的坐地户,是从贴岭窝堡搬过来的。也不是贴岭窝堡的老户,是爷爷高龙旗闯关东来到这里的,祖上是山东莱阳人,当年胶州湾闹红胡子,为了躲灾就跑了出来。
一大拨的人啊,最后就剩下这么一支。
高龙旗的老婆在路上生孩子难产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一个大些,叫高柱,那个刚出生就没了妈的叫高槐。
高槐是她妈让拐子给抢了给糟蹋之后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老高家的种,可是高龙旗一直是视为己出的,他不能辜负了媳妇,她为了高家能传宗接代也遭了那么多的罪,死了死了还没埋进祖坟,就在当地草草地埋了,连个坟头都没立。
高龙旗也知道是不可能再回去找,再去上坟的,也就只能是心里想想,偶尔晚上偷着抽答两声。
高龙旗又娶了个寡妇却没有再生,没几年寡妇又死了,高龙旗这个年龄了,也就不能再找了,再找就是坑人,就拉扯着这两个孩子,也给两个孩子都娶上了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