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穿越大明带朱元璋回后世 > 第70章 站在历史的路口(第2页)

第70章 站在历史的路口(第2页)

虽然被打了两下,不过偶尔这样“卖血”

可以舒缓一下老头的心情的话,也不算很亏是吧。

跟在后面的金公公只能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很快,两人到了乾清宫。朱元璋在几个宫女的伺候下准备更衣。

“我是不是应该回避一下。。。”

华英雄问道。

“哈哈,就换个外衣,有什么好回避的?”

看华英雄这笨样,朱元璋都笑出声了:“你在这儿看看也好,先适应一下。以后你要跟俺一起上朝,每天也得来这么一套。”

花费不少时间,朱元璋终于换上了在宫外常穿的那套。

屏退了宫女,朱元璋说道:“虽然是繁琐了点,不过我中华乃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必要的礼仪。看后世那些资料,我中华传统几经波折,大多未能存续,俺很心痛。好不容易恢复的文化和服饰,终究还是断送在异族手上。”

这时,朱元璋表情严肃,盯着华英雄的双眼,说道:“大孙,你要搞的那些改革,会不会让我华夏直接丢失了传承啊?”

朱元璋的话问的很直白了,他怕异族还没打进来,大明自己先“礼崩乐坏”

了。

以华英雄一向的风格,这种问题当然不会回避,也不会虚以逶迤。略作思考,华英雄回答道:“短期内应该不会。不过长期的影响,恐怕谁也不知道。后世之所以是那种情况,先是大明灭亡之后,异族入主中原,施行‘剃易服’,华夏传统遭到巨大危机。之后西方——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大秦’那边的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科技更先进,制度更有效率,因此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各方面都是碾压的态势。当时的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效仿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就成为我那时的样子。”

知道了原委,朱元璋也有所领悟:“若如大孙所说,如果我大明能率先展出那些科技和制度,到时候就能避免他国文化的影响,反而能将华夏文化传播出去?”

“爷爷圣明!”

华英雄回答道。

“不过,这西方国家真有这么厉害吗?”

朱元璋打过交道的外国,要么是北元,要么是安南(即越南),最远也就是倭国、三佛齐(印度尼西亚一带)之类的“不征之国”

,对于西方国家没有接触过。不过当时的西方国家刚准备摆脱中世纪的束缚,还没有展现出后来的展潜力。

“您记不记得我说过,这个世界将要生大的变革?”

华英雄问道。

“俺记得,不过最近俺们讨论的都是中国之后的历史,其他国家方面还没有涉及。想必大孙说的大变革,就是那些西方的国家搞出来的吧?”

朱元璋分析道。

“是的!不到1oo年之后,西方那些国家将会的文化将会有大展。相应的,这些变化会推动他们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直到引称为‘工业革命’的变革。我们中华文明,在农业时代是无可置疑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但是,这样的文明,在完成工业革命的工业文明面前将会不堪一击!”

“也就是说,这个科学和工业,是国家的必然展方向!”

朱元璋作为老练的政治家,敏锐的现了重点。

“确实如此!若是爷爷决定开启这些改革,以后在史书上的名声,恐怕要远前代那些帝王!只是。。。”

“难道比汉太祖、唐太宗还厉害?”

朱元璋一听这话,是真的心动了:“既然这么有意义,还有什么要担心的?”

“要担心的,其实也是您刚才所担忧的事情。西方那些国家,在这些变革之中,民众的思想也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纷纷动革命,有的把国王送上断头台,有的则利用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利。总之,都是在君主权利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才完成了工业革命。换句话说,如果决定开启改革,后代的地位恐怕难保。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我们老朱家留下了好名声,能搞个君主立宪,不掌握实权,才能保全自身。”

“这。。。”

这个后果,使朱元璋陷入了纠结。他很想要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是又不想后代成为没有权利的傀儡。

看到朱元璋这个样子,华英雄知道,需要留给他一些思考的时间,因此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等待。

思考多时,朱元璋终于问道:“那有没有办法,先应用一些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是不让民众的心态生那么多变化呢?”

“这样的话,恐怕难以挥工业革命的效果。其实,‘更高效的制度’,就包含了限制君主权利这一项。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立宪君主都是傀儡。后来出现了不少立宪制度下的强势君主,他们任内,国家都很强大,甚至能大量对外扩张版图或势力范围。所以,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君主的能力,没有能力的人,即使坐到那个位子上,拥有那些权利,也无法有效的使用。”

“有道理!如果都像我大明后面那几个皇帝,那亡了国也是自作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