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素裹银装千里雪 > 引子(第1页)

引子(第1页)

作品名:暖冬

作者:晨阳

这里讲述的所有故事都来自真实的记忆。

经过演绎的历史跌宕起伏,而真实的记忆可能平淡无奇。

只有记忆才能串连成真实的历史。

引子

记忆从公历一九零八年开始,那年是农历戊申猴年,大清国光绪三十四年。俗话说:牛马年,勤种田,防备鸡猴那二年。不知是古人占星卜卦能掐会算,还是大清的气数真要尽了,这个戊申猴年着实把大清国上上下下折腾得几乎要人仰马翻的。春节一过刚开春儿,南方的孙中山、黄兴就打出“驱除跶掳,匡复中华”

的旗号闹起革命,“跶掳”

二字是直戳满清的命根子呀,“跶子”

怎么说也算不上“中华”

的正统。没过多久,远离京城数千里之外广东、广西等旮旮旯旯、穷乡僻壤的小地方也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虽然枪少人寡没闹出多大动静,让当地官府给迅镇压下去,但早已是弱不禁风的大清国哪还能再经得起一丝丝风吹草动,几声枪炮响就让紫禁城里的皇亲国戚和满朝文武百官们惊出一身冷汗。南方的革命党闹得风生水起,紫禁城里的满汉官员们也一刻不安歇,从光绪归政开始,朝野上下就一直吵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搞君主立宪,甚至在一些皇族、重臣的参与下几十名官员竟然在皇城门口搞起立宪请愿。守着大清国这条四处漏水的破船,慈禧太后明明清楚君主立宪就是架空朝廷的馊招,但此时已是求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救命良方,只好饮鸩止渴,喝下了君主立宪这杯难以下咽的苦药。在八月初不得不下旨颁布了一个中不中、洋不洋四不象的《钦定宪法大纲》。可是刚过两个月,公历十月廿一日,被囚在瀛台整整十年、巴望有一天能重见天日的光绪帝突然莫名其妙地崩了,仅仅一天以后,殚心竭虑看护大清国近五十年、被洋人和国人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慈禧太后也跟着薨了。一时间,紫禁城内外及各州府衙门皆殡仪丧服,大小集市店铺也都休业闭市。慈禧老太后活着就没看上这个不争气的继子,死后更不愿意挨着,母子俩一个东陵一个西陵,生死不碰头,皇家葬礼一西一东嘈嘈杂杂地一直折腾到腊月。

闲不住的老天爷好像也愿意凑凑这个闹腾的猴年份子,上半年南方闹水,淮河、长江沿岸低洼平原岸崩堤裂,千里泽国;下半年北方则憋着整整四个月没下一滴雨水,冀东一带只种一季的庄稼地只能靠井水浇灌,平原、河边的好地还能收个三四成,山地、坡地就几乎绝收。对土里刨食的小民百姓来说,上面的皇城里咋闹腾也伤不到自家的皮肉筋骨,南方闹翻天的暴动革命更抵不了口渴肚饥,哪还会有人闲得没事去掐算明天该谁当朝理政,唯有这秋后的收成减了六七成,着实让靠天吃饭的百姓们的心里憋屈难受。年根儿已近,劳累了一年的百姓们本该热热闹闹地筹划着如何过年,但让这孬年景闹得,人们的年节心气儿怎么也提不起来。

腊月初八,冀东大平原原本一直晴得让人心烦的天就像换了台戏码儿,忽地拉下灰涂涂的幕布。下半晌酉时没过,灰阴阴的云就一阵儿厚过一阵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又扫着地皮儿吹起透骨的西北风,把刚吃过下午饭的人们全堵在屋里。女人们借着阴弱的光赶紧收拾完碗筷、炕桌,搂着孩子挤在炕头享受着灶火的余温,男人们则靠在炕尾叼着烟袋锅呆,偶尔有人会冒出一句:唉,老天爷呀,也该透透湿气儿啦,再旱下去开春就得逃荒了。

夜深了,庄户人家都关门闭户,一家人曲卷着裹紧被卧进入阴冷的梦乡。黑郁静默的天空仍在阴云涌动,渐渐地,灰暗的天际泛起微黄,接着,几片小雪花就像老天派下来的探子,狡猾地躲闪腾挪着飘了下来,悄悄地落在树梢、院内、屋顶。不到半个时辰,像接到冲锋命令似的,漫天的大雪片儿齐刷刷、噗噜噜地跌落下来,几乎在一瞬间,天地混成了一统灰白。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尺把深的大雪把一向霸道横行的千里滦河封冻成了蚯蚓般的蜿蜒细流,把形制规整的千亩滦州城变得如同一座雕刻精致的冰雪城堡,把平日里嘈杂纷乱的滦州车站遮盖得如圣境般的清清净净。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在这个风雪迷漫的日子,一个男孩儿的命运和一个女孩儿的命运被风雪裹挟而来,向岁月的远方缓缓逝去,留下两道曲曲折折断断续续的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