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免费阅读 > 第10章(第2页)

第10章(第2页)

“若是因为先生帮助,产两石粮,孩子便能活下来,可生育不会停止,直到农人堪堪养活六个人时,第七个人饿死,他们的生活依旧是只能维持温饱。”

虽然很残酷,可嬴政说的对。在马尔萨斯-李嘉图模型下的社会,任何由技术所带来的增量都会迅被人口增长抑制,从而使百姓生活依旧维持原状。结果就是,任何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都在温饱线上浮动,所有古代世界的国家财富总量,都是人口数乘以温饱线数。(1)

所以,只要增加国家人口总数便可以轻易提高国家财富。而人口增长的前提便是国家稳定,所以对于大多数统治者来说,持久的社会稳定比技术创新更靠谱。

世界的本来面貌,对于古代社会(2)的人来说一直是一样的。汉武帝和华盛顿所统治的国家城镇化率差距甚至不会过百分之1o。

在零和博弈的世界,没有人会相信双赢的存在。

但顾衍在心里想,自己面前这位可不是什么大多数统治者。

“人口和技术,不能同时存在吗?”

伟大的统治者怎么能零和博弈呢?当然是全都要啦!

作者有话要说:(1)马尔萨斯-李嘉图模型,出自《经济思想史》

(2)古代社会的时间划分有很多,这里使用摩尔根的看法,大约为公元前17o万年起到1911年清亡。摩尔根死于1881年,所以古代社会的结束他没有看到,这里使用他对古代社会开端的认知,结束使用封建王朝灭亡时间。

作者君被作业活埋

第22章

他们的话题早就从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变成了展技术会怎样了。顾衍并没有天真的认为封建帝王会有多么看重技术的展,他们将国家看作自己的东西,并不会在乎百姓的安危,自然也可以凭借喜好决定一项技术能不能被广泛使用€€€€他们还要考虑,一项技术被推广后的后果。

而嬴政却问出了如果稳定和技术他都想要,该如何做这样的话。

顾衍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嬴政却专注的看着他,不像对待曾经那些顾衍没有回答的问题一样转移话题,甚至有些执拗的看着他,然后行礼道,“请先生教我。”

他有一种预感,秦国乃至天下的未来会因为顾衍接下来的话而改变,他会成就自己,也会成就这片土地。

一切都会被改变,甚至他重生以来最大的依仗€€€€‘预知’的记忆那点最后的价值都会被消磨。

他不知道顾衍接下来的话究竟会为秦国带来什么,是不世之功,是鼎盛万年,还是灾祸频,是民不聊生。就像是博戏一样,嬴政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怎样的未来,可这种未知带给他的不是恐惧,反而是兴奋。

头铁的嬴政根本就没考虑过要是玩脱了会怎样,满心都是崭新的未来。

他又催促了一句,“请先生教我€€€€”

顾衍这才面色冷凝的说,“你究竟有没有”

听懂。只要稳定,嬴政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技术带来的结果甚至不比单纯的修身养息更好。

其实顾衍都有些退缩,技术带来的利益是带有风险的。他习惯了现代追求改变,日新月异的思维模式,完全忘记了对于小农经济来说,任何一种改变,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设计都是无法承受的。古代社会更需要修身养息,而不是搞事。

可,他眼前的这位却是中国历代帝王里能排得上号的喜欢搞事。简直是生命不息,搞事不止。

陛下,奇观误国啊!

虽然在理智这样劝解着顾衍,可感情上顾衍还是满心欢喜。

他高兴于嬴政对他的肯定,又感念他短短的一句话就将自己从自暴自弃的泥潭里拉了回来。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为了百姓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这一点是从未改变的。

可当自己以为的道路被自己推翻时,痛苦是他难以接受的。那甚至是比他第一次目盲还要让他崩溃,他原本是打算用给嬴政讲解的方式让自己理清思路并且冷静下来,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展成这个样子。

“依旧是技术展。”

顾衍轻轻地说,像是害怕惊扰一个时代似的。

“但,如今识字者少。”

嬴政听到顾衍的提示后,自顾自的分析着,“先生大才我平生未见,可见人才产生之难。若是先生之才乃万里挑一,那我便使天下人都识字,必有似先生之人产生。”

“可百姓识字又于国不利€€€€”

怎么才能让新收复地的百姓忠诚于秦呢?

“六国本为一体,又何分你我。”

顾衍笑着说,“阿政莫不是忘了我曾经为你讲的神话?”

嬴政好像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以歌舞戏剧将先生之言广而告之,六国百姓与我大秦百姓同。六国纷争,黔苦乱世久矣,如此宣扬必莫不思统一,莫不想为我大秦子民。”

还有秦律的好处也可以同时宣传,到时候再加上先生此时就在推广的纸和书,一定能让那些愚民知道秦国的好,不再思自己的故国。而且,如果能有更多节省人力的机器€€€€比如水骨龙车这种东西被制造出来,百姓的徭役必然会减轻,到时候那些六国遗族还有什么理由鼓动百姓反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